读懂93岁高龄教授的“诗与远方”

发布时间:2017-05-24来源:深圳晚报编辑:陈蓉

深圳晚报评论员 温琼

近日,一段93岁高龄教授登台讲授律诗对联的视频,在微博、朋友圈大量转发。“三尺讲台,只为传承。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网友纷纷留言,表达对老先生的敬意。这段视频里的老教授,就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了一辈子高等数学的退休教师潘鼎坤。

“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教师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93岁高龄的潘鼎坤教授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律诗的相关知识,更是敬业和奉献的教育精神。

专攻于高等数学的潘鼎坤教授讲授律诗对联的动机很纯粹,从小念私塾、熟悉诗词格律的他,看到一些出版物上的诗词时,常会皱起眉头,“平仄都不对”。“不能让唐诗宋词这样的好东西在我们手里绝了。”为此,潘鼎坤教授认真地准备了好几个月,讲稿写了厚厚一沓。这种纯粹,蕴涵着一名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潘鼎坤教授对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认知和情怀,而传统文化对他师德师格的形成无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他自发地给学生讲授律诗对联,既让学生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传统文化的传承,校园是重要阵地。如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如何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对接?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通过诗歌与传媒、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有效地激发了人们尤其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而潘鼎坤则以他个人的师格魅力,同样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接地气儿的课堂。

93岁、老教授、律诗对联,这些词语拼接出的,就是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而正是这几个字,诠释了师者仁心的真谛,延续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师魂的崇高与伟大。某种意义上,站在讲台上的潘鼎坤本身就是传统文化魅力的最好彰显和宣扬。

“不能让唐诗宋词这样的好东西在我们手里绝了。”正是有着潘鼎坤这样不务虚名默默实干有着高度忧患意识的老师的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更好地推广和传承。文化的传承要靠人,要靠更多的潘鼎坤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