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共文化服务的菜单“活起来”

发布时间:2017-05-24来源:晶报编辑:陈蓉

对于福田区福保街道辖区居民来说,“民·悦”公益课已成为他们心目中的一块文化招牌、一道文化“美食”。该公益课堂是福保街道党工委在去年“公益大讲堂”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文化服务内容的民生微实事项目,自今年年初推出以来,一直受到辖区居民的热烈追捧。

究其原因,还是与“创新”有关。很多人认为街道开设的公益课程无非就是针对辖区老人们的书法、器乐、合唱、舞蹈“老四样”。但是,今年4月中旬,该街道明月、新港、石厦、益田、福保5个社区的14个社区班开设的课程包括书法、形象礼仪、摄影、武术、剪纸、英语、口琴、动漫等多个类别,内容非常丰富,对老、中、青群体进行了全覆盖。

更重要的是,福保街道还首次提出“组团式公益课程”的理念。除了给出课程清单以外,街道还鼓励辖区居民,特别是保税区内的青年职工自行组织团队,自主定时、定点、定内容,向街道申请开设指定的课程。街道则根据实际情况,联系课程讲师及协调培训地点。

这种“组团式公益课程”,实际上就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化、定制化。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出要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长期以来,公共文化服务多是一种“给你做菜”的供给模式,单向投入、服务低端、样式重合。近年来,多地开展起了“菜单式”服务,然而,若“菜单”上的“菜品”不对味,或是“菜品”长期不变,也很难引起民众的品鉴兴趣。而“组团式公益课程”的做法,等于是居民“想吃什么菜自己定”,真正让“菜单活起来”,自然能更好地对接各种差异化文化需求。

接下来,要让居民享受更“对口味”的公共文化服务,还可以推出更多的“微创新”,比如推出第三方评价机制,为各种“菜单”进行打分等。此外,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互联网+”将文化惠民的触角延伸得更深、更远,也值得好好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