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评:用爱的眼光唤醒生命教育

发布时间:2017-10-11来源:深圳晚报编辑:潘峰

深圳晚报评论员 温琼

近日有报道称,杭州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小学生因为三年级科学课“观察蜗牛”的课程已经养了一年多的蜗牛,不仅养出了四代同堂还养出了心得。学生的老师对此表示,“这才是成功的生命教育,爱就是付出、有责任感、使命感”,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

每天早晚两次喷水、周期性更换沙土、清理粪便,一年多不间断观察和记录……在对蜗牛悉心照料的整个过程中,培育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实践能力与耐心,更是对生命的责任感和尊重。教育,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是对生命的认知和尊重,而如何认知生命,是人生的一项重要课题。

生命是一个过程,认知生命必须要用心,并有着相应的担当和付出。作为一名小学生,能够将蜗牛培养至“四代同堂”,显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而随着蜗牛的一次次繁殖、小蜗牛长成大蜗牛,生命的奇妙与惊喜逐渐显现,这其实也印证了人的成长和经历,生命的初始观念在孩子的心中扎根生芽。

当然,生命教育并不仅只限于“养蚕”“养蜗牛”等类似的课外实践活动。当前,生命教育引起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但生命教育方式千篇一律,尽是“养蚕”。其实,生命教育不需要采取多么高大上的方式,只要仔细用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是生命教育的绝好素材。在被卷上岸的小鱼中看到“在乎”,在欣欣小草中看到生命,这难道不是至为珍贵的生命意识吗?不过,这需要家长及教师自身先具备“爱的眼光”,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有独特的价值,从生命的角度和孩子、学生一起用心观察周边事物。

其实,你我的童年不也是这样吗——为路边不知名的小虫子停留、痴痴地盯着天边的云彩。正如科学老师从“观察蜗牛”的作业中总结出了生命教育的含义,只要亲近自然、贴近生活,生活中许许多多不经意的小事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因此,生命教育的好素材从来都不稀缺,关键在于我们自身是否能用爱的眼光去发现并唤醒生命教育。

对生命的认知是一种连续的过程,一次养蜗牛的经历或许并不能让这位孩子全然掌握生命教育的奥义,但科学老师“独特”的生命教育眼光应当给予人们相关的启发,我们应该如何开展生命教育以及创新生命教育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