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拆迁拉锯战中看见另一种“深圳速度”

发布时间:2017-11-17来源:晶报编辑:陈蓉

深圳“最牛钉子户”终于开拆了。昨日,随着现场指挥长的一声令下,两台大型挖掘机同时启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龙华区民治街道樟坑华侨新村最后一栋烂尾楼轰然倒塌,意味着一场长达七年的拆迁拉锯战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樟坑华侨新村所在地块位于深圳北站东广场二客站控制区,被深圳市政府列为17个重大发展项目之一。一头是城市重大工程,是热气腾腾的发展图景;一头是错综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是拆迁户的各种诉求,如何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前提下进行理性博弈,寻求多方利益的“黄金切割点”,是对城市治理智慧及价值理念的一种检验。

我们来稍稍回溯一下相关背景。樟坑华侨新村所在地块属民治街道樟坑村集体用地,该村于1992年将其申报为住宅基地,用于原村民及原籍在深圳的华侨、港澳台同胞私人建房。但后来该地块被分块出售,之后又经过多次易手转让,直到此前的相关权益人名下。其中3栋楼未取得《建设工程规范许可证》,涉嫌违法建筑,并因迟迟未完工而成了烂尾楼。

也就是说,从法律的角度看,当地政府完全可以依法予以强制拆除。但是,我们自始至终没有见到这样的蛮力。边诉讼、边谈判,在法理之下,穷尽所有办法与当事人沟通,尽量取得对方的理解、促成事件和平解决,是当地政府处理这一事件时坚定秉持的理念。也正因为如此,经过多轮艰苦谈判,对峙的坚冰终于开始松动。在“最牛钉子户”成为历史之前,另两栋烂尾楼已于今年上半年签订了征地拆迁补偿协议并拆除。

人们从中看到了法律的刚性,也感受到了执法的温度。这是一种值得称道的“说理式执法”,它比人们常用的“柔性执法”指向更明确——“柔性”多少让人担心如果拿捏失准、裁量不当会变成一种“任性”,而“说理式执法”开宗明义,重在执法的各个环节向当事人说明事理、说通情理、说透法理,以理服人,以法育人。用民治街道办相关工作人员的话来说,“拆迁不是我们的政绩单,而确实是法律条框下城市发展的需要;我们能做的,其实是帮助他们在拆迁趋势下,获得合法的利益和补偿。”

在暴力拆迁时有发生、屡屡刺痛公众神经的现实背景下,降低这种高昂的社会治理成本已成共识,而深圳的上述做法,无疑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典范样本。拆迁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难点、热点问题,都是舆情的高发区,但民治迎难而上,探索出了基层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自我提升的有效路径,化矛盾为和谐,化难点为亮点,化舆情为热情。或者说,从这中间,人们看到了另一种以“慢”为标记的“深圳速度”——在这个崇尚“快”的时代,深圳愿意花七年时间拆除一栋楼,把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具体关怀、对人的尊严的价值认同,贯穿于执法活动的全过程,为城市价值、城市魅力提供了新的注脚。这样一种“慢”,也是城市品质沉淀的一种方式。

是的,吸引人们投奔深圳的,不只是这里环境宜人,也不只是它充满活力,更因为它是一个尊重权利、呵护尊严的城市。“人是万物的尺度”,这种对“人”的尊重、这种对发展目的的理解,将让深圳人对城市产生更多的归依感。

民治迎难而上,探索出了基层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自我提升的有效路径,化矛盾为和谐,化难点为亮点,化舆情为热情。或者说,从这中间,人们看到了另一种以“慢”为标记的“深圳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