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马拉松的热度更持久点

发布时间:2017-11-17来源:晶报编辑:陈蓉

本周日,南山半马将开跑,这也是深圳马拉松季的首个赛事。南山半马有16000人的规模,不能说是一项小赛事,在赛事即将到来之际,作为一名参赛者,我似乎还没有感受到赛事的温度。仅仅是从本周一起,每天组委会发来一条提示性的手机短信,比如周一提醒大家赛前一周跑量不宜过大,注意休息;周二提示领取参赛物品细节;周三告诉你参赛号码,以及分区出发的时间等。只有每次从滨河大道路经春茧时,能看到海之门上巨大的“2017深圳南山半程马拉松赛”字样,在告诉我们,不久后这里将有一场马拉松。不只是南山半马如此,深马也同样低调,如养在“深闺”一样娇羞,报名结束后,就再也没有啥动静了,只有参加比赛的人心里清楚:比赛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近两年我参加过几个境外马拉松,不管是大满贯赛事,还是仅属于一座城市的小比赛,我的邮箱都会受到赛事组委会的“轰炸”,在每一个节点,都会有邮件通知你,会让你觉得,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赛事就在你身边。

或许我们可以将此理解为中国马拉松赛事的一种风格,赛前生活继续,赛后生活依旧,比赛当天大家出来乐一乐。这是传统意义上的竞技赛事,也是“狭义”上的马拉松赛。比赛就是生活中的一朵小浪花,静悄悄地来,可能会带来些热议的话题,转瞬间又静悄悄地走了。

以我的理解,任何一个马拉松,都是当地的一件大事。无论是区域性的马拉松,还是城市马拉松,你必须要封路,这会对很多人的生活带来影响。除了参赛选手之外,还有众多的工作人员、志愿者参与其中,当然更包括赛道旁热情加油助威的众多热心市民。一次马拉松,在淡化竞技色彩后,就是一场几万跑友和亲友以及市民们的狂热嘉年华。既然这样,何不掀起自己的盖头来,大大方方地走向前台,让自己带给大家的欢乐更持久点呢?

马拉松赛对每一名参赛者而言,是一次运动福利。某一天,城市主干道上没有车,让你肆意奔跑,有数不清的志愿者在为你服务。跟自己缴的那点报名费相比,绝对是一桩划算的“生意”。所以一个马拉松赛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很多职能部门的全力协作。目前深圳的几个马拉松,均是商业化运营。有的马拉松,政府有些财政上的支持,有些则完全没有,靠运营商自己想办法。运营商想的是如何通过赛事盈利,这需要大量的赞助商资金、物品上的付出。赞助商为什么乐意出钱,是想通过马拉松赛宣传自己的名声或者产品。

赞助商肯定需要更多的宣传和更多的曝光度,我不大清楚,一项静悄悄的比赛,众多赞助商是否满意。在马拉松这个产业链上,赞助商最关键。服务好赞助商,才会吸引更多的钱和物进来,赛事品质才会一步步提升,赛事运营方才可能赚到钱。缺少赞助商,比赛甚至可能办不下去。

客观上,造成国内一些马拉松赛前静悄悄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每一个原因都需要赛事组委会去沟通、协调,马拉松的热度,需要各方面的合作、支持。国内马拉松热刚起步,培育这个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不易。毕竟一场几万人的大型群体性活动映射的是整座城市(或某个区域)的风貌,大家都须尽点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