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骑行指数第一 也要看到问题和不足

发布时间:2018-01-12来源:晶报编辑:陈蓉

共享单车的迅猛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正倒逼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提速,深圳应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为市民骑车出行创造更便利的条件,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近日,交通部科学研究院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发布了《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主要城市骑行报告》,对国内20个主要城市的骑行状况展开综合对比分析,其中深圳位居第四季度全国城市骑行指数第一名,同时被评选为“政府政策环境最优”城市。

深圳的气候相对温暖舒适,加之空气质量良好,即使是在冬天也特别适合骑车出行。与一些城市的地理环境相比,深圳的城区呈带状分布,多中心格局明显,也因此,许多深圳人上班并不需要穿越很远的距离,加之近些年来地铁建设的提速,地铁、公交与共享单车形成的合力愈发凸显。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圳位居第四季度全国城市骑行指数第一名并不突兀。

据统计,第四季度的节能减排水平持续上升,20个主要城市节能减排较第三季度提高11.5%,南方城市整体节能减排水平上升明显。目前,深圳共享单车数量已近百万,自行车已成为城市居民最重要的出行工具之一,其在环保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等方面的作用不可估量。

深圳这次拿了第一,当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平心而论,深圳在推动骑行方面还有不少有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排名第一,应成为更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的动力和契机。

譬如在深圳街头,共享单车无序停放的乱象随处可见。不同品牌的共享单车常常是密密麻麻地扎堆一处,因为太过密集拥挤,以至于连取车、停车都困难,更不用说阻塞交通,带来安全隐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一些地方,无人管理、过度投放的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城市垃圾”。

自行车道的缺失也是深圳面临的一大问题。相关数据显示:1985年,深圳自行车交通出行比例一度高达44%。大约在1993年前后,深圳开始提出逐步采取抑制自行车交通增长、发展公共交通规划的交通策略,主要干道上取消了自行车道,新建道路仅在部分次干道设置自行车道。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直到现在都存在,深圳的一些道路要么没有自行车道,要么只能在人行道上象征性地辟出一小块。因为自行车道严重不足,骑车的人不得不面对诸多尴尬,比如骑行路线会被立交桥、马路等阻断,要绕行很远或通过天桥、地下通道通行等等。

针对这一问题,深圳也开始陆续出台一些措施。比如去年2月,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发布的《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中显示,深圳将完善全市自行车道规划建设标准和指引,推进福田中心区、蛇口—前海、深圳湾—后海、科技园南等片区的自行车专用通道试点建设。到2020年,全市建成约1000公里自行车专用道。但实事求是地讲,相对于共享单车发展的速度和市民的需求,这些仍然不够,要构建一个完整、完善、成熟的城市慢行系统,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大到整个城市的自行车道建设规划,小到现有自行车道断头路的打通等等,都需要花力气、下功夫。

深圳地域狭小,机动车密度位居全国第一,全方位构建慢行系统势在必行。眼下,共享单车的迅猛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正倒逼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提速,深圳应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为市民骑车出行创造更便利的条件,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