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坐标下建设“健康中国”先行区

发布时间:2018-02-09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陈蓉

作为一个因改革而生的城市,深圳正在用改革释放源源不断的医疗生产力。要实现医疗事业发展的愿景与使命,惟有继续发力改革,在改革的坐标下,进一步探索并夯实深圳医疗卫生事业超常规发展的路径

■ 子 墨

昨日召开的2018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先行区的新目标——深圳将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通过10-15年的努力,全面建成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市民健康的全民健康制度体系,全面建成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东南亚的国际化医疗中心。

从中不难看出深圳打造与城市实力、地位相匹配的医疗服务品质的担当及努力。长期以来,医疗卫生服务被视作深圳的一块短板,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很不相称。但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这一短板正在被迅速补齐,一些改革和建设举措甚至已走在全国的前列。

比如,刚刚过去的2017年,深圳被确定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首批国家级示范城市,组建基层医疗集团、设立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创新医疗领域财政投入机制、建设医疗卫生综合监管体系等4项改革成果,入选国家“深化医改重大典型经验”。

就在这一年,深圳全面总结推广罗湖经验,基层医疗集团“地图”迅速铺开;新引进100个“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学科团队,总数达到171个;在科研方面,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深圳)挂牌成立,成立了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深圳的医疗服务品质,正在迅速实现弯道超车。

2018年,深圳将在重点关键环节发力,继续把医改推向纵深。在公立医院改革上,加快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年内将启动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和院长年薪制改革试点,加快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鼓励有序开展多点执业,形成人才的群聚效应。在多元化办医改革上,将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国际化医疗机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分级诊疗改革上,将重点做实基层医疗集团。这是一种从 “以医院为重点”向“以基层为重点”转变、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改革,将有效地引导公立医院与社康中心落实各自功能定位,从而加强社康医疗水平,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转变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

无论是去年8月,深圳入选广东省“健康城市”试点,大力推进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和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还是去年9月,《健康深圳行动计划(2017-2020年)》出台,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服务,都莫不着力于将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年内,全市社康机构门诊量占比要力争提高到40%左右。同时做实家庭医生服务,探索设立家庭医生服务中心,为服务双方提供助理签约、服务对接、热线呼叫等服务……类似这样接地气的改革举措,有助于实现优质医疗服务均衡化,让更多人受益于这项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

作为一个因改革而生的城市,深圳正在用改革释放源源不断的医疗生产力。从更大的时间轴上看,深圳建设“健康中国”先行区将分三步走——2017-2020年,建成卫生强市、健康城市;2020-2025年,初步建成国际化医疗中心;2025-2035年,打造成为全球健康城市典范。要实现这样的愿景与使命,惟有继续发力改革,在改革的坐标下,进一步探索并夯实深圳医疗卫生事业超常规发展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