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健康中国先行区增进市民福祉

发布时间:2018-02-09来源:深圳晚报编辑:陈蓉

始终走在最前列的深圳,矢志于建设健康城市,彰显担当的背后,正是把市民健康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2017年,深圳新增了三甲医院5家、基层医疗集团9家、执业医生2739名、床位3000张,新引进100个“三名工程”高水平团队……2月8日,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召开了2018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总结2017年的工作情况以及“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改革成效,提出2018年的工作部署和重点任务。

4项医改经验入选国家“深化医改重大典型经验”,全市有8个区共新成立了9家基层医疗集团,全力新引进100个“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学科团队……这些充满分量的数据,标定了过去一年深圳在医疗领域的华彩成就。

在卫生与健康方面,市卫计委提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先行区,计划通过10年~15年的努力,全面建成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市民健康的全民健康制度体系,全面建成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东南亚的国际化医疗中心。按照深圳市卫计委的设定,深圳建设健康中国先行区分三步走:2017年~2020年,建成卫生强市、健康城市;2020年~2025年,初步建成国际化医疗中心;2025年~2035年,打造成为全球健康城市典范。一步一个台阶,每个台阶都寄寓这座城市的健康理想,都意味着市民将收获丰饶的健康护佑,也预示深圳拥有更健康的未来。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从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到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中国日益深入人心,“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倍受推崇。始终走在最前列的深圳,矢志于建设健康城市,彰显担当的背后,正是把市民健康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无需讳言,深圳医疗水准曾不被看好,有一种说法是,“深圳在GDP等方面是一线城市,在医疗方面则是三线城市”。此说尽管偏颇,但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感。而多年来,深圳行胜于言,厚积薄发,正不断在医疗领域发力。据统计,深圳市医疗卫生的资源,在“十二五”期间约增长50%,这是了不起的进步。在“十三五”期间,深圳将投入1000个亿以上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这更让人感受到了“以市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的发展逻辑。

有个细节充满张力,按照相关部门的设计,到2020年,深圳市民生活将更健康,人均期望寿命将从现在的79.7岁进一步提升到81岁。而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到2030年,“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换言之,单从人均期望寿命的拟定,即可看出深圳力争走在前面,雄大抱负的背后折射出深圳更宜居的发展优势、更可安放生命的制度兜底。

何以成全这一愿景?是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市民健康的决心,是绵密而精准的制度设计,是全力以赴地深化医改……从治病到预防,从引进优质资源到优质资源不断下沉,再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所有这一切,都不断夯实健康深圳的根基,让每个市民获取实实在在的健康保障。

“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奔腾向前的深圳,正全方位走在最前列,不仅做好健康大文章,还要做好大健康文章。只要不断改变医疗卫生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让医疗整体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与老百姓需求相匹配,我们有理由相信深圳市民更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