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少年使用手机设置一个“暂停键”

发布时间:2018-04-27来源:深圳晚报编辑:潘峰

4月24日教育部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通知要求各地组织中小学校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了解掌握中小学生使用网络基本情况,重点排查学生沉迷游戏等问题。同时要求严格规范学校日常管理,各校要加强午间、课后等时段管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

此前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等单位发布“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91.9%的未成年人有使用互联网的经历,远高于我国网民的总体触网率,娱乐游戏、完成作业、查阅资料和放松休息是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56.4%的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在10岁以前,同时,超九成未成年人都在上网时遇到过不良信息的侵扰。

调查还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未成年人拥有自己的手机,其中近九成使用过手机上网,六成以上每天用手机上网一次以上;睡前、课间休息、上学或放学路上和做作业时是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的主要时间。个人电脑时代,或许我们还可通过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这类方式进行限制,但如今智能手机功能不输电脑,一个班学生人手一部,于是网吧无处不在。如何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避免不良信息危害,应该将战场从电脑延伸到手机上。

除了获取信息,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游戏娱乐、订餐、打车、网购、理财、交友等都能轻松完成。短短几年,手机从一个通讯工具,变成了生活必需品,甚至成为学习工具。如何引导青少年规范、合理地使用手机,成了当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无法避开的新挑战。尤其学校,由于缺乏统一规范,各地各校对待青少年带手机上学的态度各不相同,采取的管理手段也各显神通,以至于争议频出。但就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必须承认,规范青少年使用手机,已经很难通过禁止拥有手机这样的方式实现,实现这一目的,从限制使用时间入手相对可行。

心理学家亚当·奥尔特在名为《为什么屏幕使我们更不开心》的演讲提出这样一种观点:过去的内容信息载体,如报纸、书籍和电视,虽然同样可能让人无法自拔,却具有明确的停止信号。比如报纸和书会读完,电视节目会结束……这些停止信号实际上在不知不觉间提供了一种防沉迷机制。而今天手机上提供的功能和内容足够丰富,足够有趣,足够让人们无休无止地刷下去,唯独缺少一个有效的“暂停键”。这个东西很难自主生成,往往需要外力介入。在一个不可回避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从家庭到学校,从软件应用到个人生活,如何设置使用手机的“暂停键”,适当给人们制造一个彻底断网的时间空间,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