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构筑“深圳海洋精神”

发布时间:2018-07-05来源:晶报编辑:陈琳君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在某种意义上,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迈进的过程,也是不断构筑和打磨“深圳海洋精神”的过程。

深圳与海洋的联系变得愈加紧密。当前在编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确定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深圳正奋力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迈进。

去年发布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全国仅两个城市的名字位列其中,且深圳排在第一位,这一度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中,深圳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定位,更同“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紧密相关。

谈及深圳的海洋,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大小梅沙、南澳和深圳湾等,但事实上,深圳与海洋的关系远远不是几处休闲海滩和滨海公园所能概括的。从地理区位看,深圳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海岸线长达260公里,海域面积为1145平方公里,拥有大小岛屿51个,拥有珠江口、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等“三湾一口”优质湾区资源,这些都是深圳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迈进的重要依托。

同时,深圳地处亚太主航道,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深圳面对东南亚,是南海周边一座超大型城市。2016年,深圳海洋生产总值1480亿元,约占GDP总量的8%。除此之外,深圳还是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海洋科技也领先全国。目前深圳已提出“海陆统筹、以海定陆”的理念,这样的定位前所未有,海洋在深圳未来发展中的权重可见一斑。另外,包括推动国际海洋开发银行等国际海洋金融机构落户深圳,以及创办国际化综合性海洋高等院校等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未来,“滨海深圳”将更加名副其实。

前些天,小梅沙海域一只小海豚大秀泳姿的图片又吸引了不少深圳人的关注。深圳人热爱海洋、珍视海洋,但在城市的发展历程中,深圳与海洋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资料显示,从深圳建市至2013年,短短三十多年时间里通过填海变成陆地的海域至少为69平方公里,超过6个蛇口半岛面积,占全市海域面积6.5%。深圳西部曾有不少美丽的海滩,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深大教工宿舍原址走出30米外就可以下海游泳,但如今这一切仅存于记忆中。而包括深圳湾污染事件等等,也不断触动着公众神经。

近年来,深圳海洋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提升,明确了11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值和49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建立了海域—流域—陆域协同的生态环境管理机制。一些可喜的变化正在发生,小海豚等海洋精灵的不断造访,就是一个生动的切片。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在某种意义上,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迈进的过程,也是不断构筑和打磨“深圳海洋精神”的过程。在中华文明中,有不少与“大海”有关的元素,比如精卫填海,比如妈祖文化等等。海洋的博大、开放、包容和澎湃,也同深圳的城市气质高度吻合。作为因改革而生的城市,深圳需要进一步凝聚海洋精神,面朝大海、海纳百川,永远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