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城市注入更多与海洋有关的元素

发布时间:2018-08-03来源:晶报编辑:邓雪婷

近日,南澳到盐田的海上客船复航受到深圳市民关注。应该说“复航”本身并不算什么大事,但与海上航线相关的一些远景规划则令人期待。

目前深圳市交委已牵头完成全市海上休闲与客运码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未来深圳市将规划建设16处海上休闲和客运码头,深圳西部8个、深圳东部8个。随着梅沙旅游口岸码头和南澳旅游口岸码头恢复建设,将推动开通深圳连接香港、深汕合作区以及粤东的“海上巴士”,深圳可达惠州、河源、汕头等粤东地区。深惠汕三市将各规划建设两个客运码头,开通深惠汕三地间的海上交通旅游航线,眼下研究工作已经展开。这些规划若能顺利实施,滨海深圳将更加名副其实。

去年发布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全国仅两个城市的名字位列其中,且深圳排在第一位,这一度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表明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中,深圳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定位,更同“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紧密相关。深圳未来的海上航线规划,实际上已经体现了全力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考量。

许多人去香港,都会去维多利亚港坐一坐天星小轮,后者并不豪华,但却能够让人感受到浓郁的海洋风情。深圳海岸线长达260公里,海域面积为1145平方公里,拥有大小岛屿51个,在大规模填海之前,深圳人与大海还是亲密的,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反倒显得疏远了。

深圳是一座面朝大海、听得见海浪声音的城市,也是一座因改革开放、敢闯敢试而闻名的城市,海洋的博大、开放、包容和澎湃,同深圳的城市气质高度吻合。深圳确实有必要重新寻回那些失落的海洋元素,为城市注入更多与海洋有关的价值与元素,让城市因为海洋而灵动起来,更加特色鲜明,更加立体、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