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运动健身 更要普及急救常识

发布时间:2018-09-11来源:深圳晚报编辑:邓雪婷

深圳晚报评论员温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当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运动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过,因为过度运动而导致昏厥的事例屡屡见诸报端。日前,一名22岁的小伙夜间在篮球场打球时忽然倒地昏厥,虽然经热心市民抢救并送往医院后已无大碍,但整个过程着实令人揪心。此事经过报道后,也引发市民广泛关注。

运动对于身体的益处已经无须多言,可以有效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防范并降低相应的疾病风险。不过,这有一个前提,即讲求科学性,遵循适度原则。比如在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感到不适要及时停止,运动过后不能立即洗冷水浴、贪食冷饮、饮酒除乏,又如锻炼要选对时间,晚上睡觉前不宜过度运动,不然会影响到睡眠,导致失眠的发生……其实,这些理应成为大众熟知的健康小常识。

换个角度看,现代人尤其是都市年轻人应当合理安排自身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那名晕倒的打篮球小伙平时作息时间就不规律,且熬夜多。应当意识到,健身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进行的动态过程,这从侧面也指明一个好身体的养成贵在坚持。倘若平日不注重作息规律,也不坚持锻炼,只指望偶尔的一两次剧烈运动就起到健身功效,显然并不现实。恰恰相反,这样的健身方式还将极大增加对身体造成损伤的几率。我们要算算运动不足的成本,也要认清过度运动或将付出的代价。运动,本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如果因此而损伤了身体,健身变伤身,实在得不偿失。

进一步来说,那名小伙的“获救”多亏当时恰好有医生在场,赶上了抢救的“黄金时期”。但谁都不能保证这样的“幸运”会随时随地降临,关键还须人们重视提升自己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现在有许多场所都安装了“救命神器”AED,不过公共场所的“救命神器”数量有限,位置固定,能够急救的范围也有限。而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的人,就如同一个个流动的“救命神器”,在任何场合都能实施急救,利己利他。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急救不仅关乎设备,更涉及一种观念,“人人会救人,才能人人可获救”。此外,如何完善急救普及培训机制,激发民众学习急救知识的积极性,也值得相关部门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