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红利”是更深层 更持久的发展动力

发布时间:2018-10-16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邓雪婷

没有人文精神导向的科学技术是盲目的,撇开价值导向谈科技创新是一种迷思。科技创新犹如驾车远行,任性地左冲右突或许也能抵达目的地,但概率是极低的,“车毁人亡”的可能性更大。

■深圳特区报首席评论员姚龙华

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如何为学生提供优质人文和艺术教育,发展有特色的文科教育?10月12日至13日,由南方科技大学主办的“机遇与挑战: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探讨理工科大学文科建设的新趋势和新路径。

德国教育家洪堡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仅仅培养可利用的人。“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过弱的人文精神”作为一个问题,在全国高校中是普遍存在的,对于理工科院校来说更是如此。只重理工而轻人文的教育,顶多只能算是“半个人”的教育,培养不出“完整的人”。

现代大学的学术制度以专业分科为基础。理工与人文的分野,一定程度上导致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裂,科技知识分子和人文知识分子正在分化为两个言语不通、社会关怀和价值判断迥异的群体,阻碍社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1959年,英国科学家C·P·斯诺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两种文化”的判断,形成著名的“斯诺问题”,并迅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没有人文精神导向的科学技术是盲目的,撇开价值导向谈科技创新是一种迷思。眼下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网络犯罪,虽是技术的一种反制或反噬,但人文精神的失落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科技创新犹如驾车远行,任性地左冲右突或许也能抵达目的地,但概率是极低的,“车毁人亡”的可能性更大。

克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离,弥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鸿沟,是大学教育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一流的大学当然离不开一流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支撑,但更离不开一流文科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滋养。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为本科生提供一种平衡教育,是当今世界一流大学普遍做法。例如,在美国,学生进入大学后,无论选择什么专业,前两年都要进行人文课程的学习。开设人文课程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有腿的百科全书”,而是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意及自省能力,使其有更为超越的眼光,能够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勇于挑战那些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

人文教育绝非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摆设,更不是可以随意拿走、任意拼接的零件,而应是一所大学的底色与气质。缺乏人文底色、人文气质的大学,不可能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

发展特色文科对理工科大学具有重要意义,是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通才教育导向拔尖创新人才的必备基础。正如南科大校长陈十一所说,南科大发展特色文科教育,就是希望能够传承思想和文化的力量,培养有批判性思维、有想象力、有创新能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实现人才培养和学校办学的可持续性发展。目前,南科大正致力于构建跨界融通的新型文科学科教育群和研究平台,并已开设了不少人文课程。事实证明,人文课程在南科大存在感十足,几乎都是一抢而空的热门选修课。“它能够帮助我们成为一个精神完整而情感丰满的人”,则是人文课程走红的一个内在原因。

当然,人文教育是一个细水长流、滴水穿石的过程,跨界融通的新型文科建设要下慢功夫、笨功夫,而不能搞急就章、一阵风。师资的引进和培养,课程的设置和优化,都要精益求精。唯此,人文课程才不会沦为“喉糖课”,虽有一股甘甜的清流,但咽下去就什么都不剩。

清华大学教授杨斌指出,人文力量、精神力量能够向物质力量积极转化,而劳动者在能力、知识提升的基础上,因精神面貌、心智品格、组织方式的优化而形成的巨大力量,即“人文红利”,是比人口红利、人才红利更为内在、更深层次、更加持久的一种发展动力。在重视人才培养的规模和结构基础上,更加看重对人才的人文熏陶与精神塑造,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为。

培养出一批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精神,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大学之幸、城市之幸,也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相对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深圳高等教育的发展节奏相对较慢,成为一块“短板”,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定位不相匹配。拿出真金白银和政策措施,大力支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发展特色文科教育,注重“人文红利”的挖掘释放,对于深圳来说,既是争创“双一流”、打造全国高等教育高地的题中之义,也是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奋力向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迈进的必然选择。此事虽然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绝对是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值得为之投入与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