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动力持久的 文化新引擎

发布时间:2018-11-08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邓雪婷

在脚下满是“六便士”的城市,以文化地标为代表的公共文化空间,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抬头仰望“月亮”的地方。深圳是一座充满文化理想的城市。打造更多具有高辨识度和知名度的文化地标,增强城市的文化魅力,深圳一直孜孜以求。

■深圳特区报首席评论员姚龙华

文化地标是一个城市的“精神磁场”,关乎城市品位和未来发展。近日,市政府关于深圳市文体设施规划建设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根据报告,深圳将对标国际一流城市,大手笔规划建设“新十大文化设施”,掀起全市第三次文化设施建设高潮。

世界建筑大师埃罗·沙里宁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风格各异的建筑,是刻写在城市之书上的一串串字符。让人印象深刻的独特文化地标,是一座城市的点睛之笔和最好“文化名片”,是观察读懂一座城市最直接和最具象的可视符号。

在脚下满是“六便士”的城市,以文化地标为代表的公共文化空间,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抬头仰望“月亮”的地方。深圳是一座充满文化理想的城市。打造更多具有高辨识度和知名度的文化地标,增强城市的文化魅力,深圳一直孜孜以求。

深圳文化地标的崛起,跟城市文化觉醒同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曾有过两次文体设施建设高潮。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那是创造“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的年代。彼时,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热火朝天搞经济建设的同时,也着手进行文化建设。深圳博物馆、深圳图书馆、深圳大剧院等八大文化地标拔地而起,承载了众多深圳人的记忆与乡愁。

第二次是2000年前后,见证了深圳“文化立市”战略的形成确立。上世纪90年代,深圳在全国率先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提出建设“现代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推动了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画院、深圳书城等八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1月,深圳正式确立“文化立市”战略,次年召开的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建设“两城一都”,即“图书馆之城”“钢琴之城”和“设计之都”。在此背景下,深圳一口气建成了深圳音乐厅、深圳图书馆新馆、深圳湾体育中心等一批重大文体设施,优化了城市文化景观和硬件支撑。

根据市人大近期公布的《关于全市文体设施“家底”调查的调研报告》,截至2017年底,全市有各类文化场地数量10200多个,各类体育场地14000多个,形成了遍布全市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它们不仅是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文化产品、保障市民文化权利的文化容器,也是深圳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基础和底气所在。

不过,目前深圳的文体设施建设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家底”,但是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短板仍然比较明显,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缺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文体设施。同时,设施类型和建设标准较为单一,专业化水平不高,细分领域专业级场馆和国家级的重点场馆太少,与城市发展量级不匹配,难以满足多样化尤其是升级版的现实需求。此外,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全市文体设施分布不均衡,市级重大文体设施主要分布在原特区内中心城区,原特区外区域分布明显不足。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说:“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当下,深圳正奋力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加快打造与城市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市发展定位相匹配的文体设施体系,乃题中之义。坚持打造精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品质配套、高效率运营,加快推进一批体现城市特质、蕴含城市精神的重大文体设施建设,特别是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新十大文化设施”,既是补短板的必然选择,也将成为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奠基之作。

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作为重要的公共建筑和文化空间,更是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与文化追求,承担着巨大的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功能。著名建筑学者罗杰·斯克鲁顿在《建筑美学》一书中说,建筑是一种群众性的活动,其目的是要达到客观性,并且要为群众所接受。因此,要把“新十大文化设施”建成城市文化新地标,须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倾听和尊重公众的意见和诉求,平衡好设计者和公众的审美趣味,使之更好地融入城市的整体风貌之中,经受住公众和历史的审视,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和动力持久的文化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