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醉酒乘车”规则,且试且前行

发布时间:2018-12-13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潘峰

“乘客醉酒乘车”规则不仅给予了司机在特殊情况下的选择权利,有利于保障司乘出行安全;也是对乘客的善意提醒,可视作对过度饮酒和酗酒陋习的一种“隐性”限制。

■庄媛

为有效避免因醉酒引发的司乘纠纷,降低安全隐患,自12月10日起,滴滴率先在深圳快车、优享业务线试行“乘客醉酒乘车”规则。最新版滴滴车主APP中增加了与“乘客醉酒”相关的报备、申请取消、收取洗车费等处理机制与功能。未来,该规则将根据司乘反馈意见,逐步在更多城市推广。

这个规则的推出,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从乘客的角度出发,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醉酒的时候,谁都不愿意在没有能力自行回家时被滴滴司机拒载。而从滴滴司机的角度出发,这个规则可以廓清司乘双方权利、责任的界线,有利于保障司机的权益。双方立场不同,争议在所难免。

“乘客醉酒乘车”规则的初衷显而易见,即希望通过这个规则有效避免因醉酒引发的司乘纠纷,降低安全隐患。众所周知,醉酒者往往缺乏对自身行为的识别和控制能力,因此而发生纠纷和安全事故的不在少数。在出租车、网约车的司乘纠纷中,醉酒乘客同样占有很大的比例,不仅容易和司机产生冲突,还极易因身体不适而影响车内清洁卫生,给司机带来不小的服务压力。因此,大多数司机不愿意搭载醉酒乘客也在情理之中。

滴滴曾在11月2日通过公众评议会邀请社会各界讨论“司机能否拒载独自乘车的醉酒乘客”,一周时间,共有26.9万网友参与讨论,其中86%的人认为司机可以拒载,14%的人认为司机不能拒载。如此大的比例倾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出台相关规则的民众意愿及合理性。

“乘客醉酒乘车”规则倡导“醉酒乘客乘车需清醒人员陪同”,并从行程开始前、行程进行中、送达目的地三个维度梳理出了相应的规则规范。这不仅给予了司机在特殊情况下的选择权利,有利于保障司乘出行安全;也是对乘客的善意提醒,可视作对过度饮酒和酗酒陋习的一种“隐性”限制。无论是从司乘双方的权利义务出发,还是从倡导社会文明的角度出发,这都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当然,反对的声音也应该被认真倾听。有网友质疑此举是否违反相关规定,也担心司机滥用权利,以规则作为“挡箭牌”拒绝对醉酒乘客负责。这些问题都需要平台一一回应,向公众解释清楚规则的科学性和来龙去脉。此外,公众的疑虑也提示该规则还有待完善。例如,如何确定司机对“醉酒乘客”的判断是否正确、拒载醉酒乘客之后如何妥善安置乘客等等,平台还应在规则的试行过程中进一步细化和调整,真正保障司乘双方的正当权益,从而达到减少纠纷、保障交通安全的目的。

滴滴“乘客醉酒乘车”规则,且试且前行。监管部门和社会大众不妨以包容审慎的眼光冷静观察,让实践检验其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