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热气腾腾的记忆 致敬奔跑的时间

发布时间:2018-12-18来源:晶报编辑:杨春丽

整整40年前,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成为这个文明古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一次重大转折。历史的大手,替中国校正了航向、拧紧了发条。坚冰碎裂,大地苏醒,河流解冻的声音,浩浩荡荡,汇聚成热气腾腾的改革记忆。

我们也知道,历史的巨大身影,是由无数普通人的故事构成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它是一种宏大叙事,对每个人来说,更是一种具体细微、有血有肉的生活。这也是我们选择在今天,在报纸及“两微一端”同步推出35000多字的长篇报道《故事:晶报大家庭四十年特别报告》的原因。

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深圳是一个特别有故事的城市。人们从四面八方投奔深圳这座磁场,一直是深圳最为经典也最为动人心弦的场景。身为媒体人,过去,我们总是习惯于将镜头与文字献给城市里的“他人”,这一次,我们就地取材,将镜头与文字对准自己,惊讶地发现,我们自己身上原来也有这么多故事,也能找到那么多宏大场景下的个人印记。透过晶报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和他们的亲人亲历的一个个历史瞬间,和读者一起重温40年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往事,你眼中的改革与城市的历史脉络将变得更加丰富。

1978年下半年,晶报财经新闻部主任廖杲还是一名武汉初中生。“现在回想起来,我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举行的‘全国科学大会’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印象深刻。”而1980年,当年17岁的晶报法治新闻部记者吴建升正在陕西户县读高一,还不知道南方广东珠江口挨近香港的这一小块地方,是未来自己长期工作生活的所在——“深圳”这两个字,还要过几年才广为国人所知。

这样一个风云激荡的改革大时代,很多人都会遭遇一个个“想不到”。1983年,22岁的基建工程兵、现晶报综合办党务主管及工会副主席郑春华,没想到自己会进入深圳,也没想到这里的冬天真热;1987年,晶报焦点新闻部副主任温文锋尚在读高一,从揭西老家第一次来深圳,到蛇口工业区找在那里外企当文员的大姐。那个时候,他不会想到,自己16年后会长住蛇口,并且还会面对面采访蛇口工业区创始人袁庚。

作为一个极富想像空间的城市,很多人在深圳实现了身份的切换。1990年夏天,晶报采编中心副主任李宏文刚从哈尔滨金融学院城市金融专业毕业,来到深圳后,入职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证券部,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证券行业的首批“红马甲”。不断切换身份,不断更换人生跑道,正是这个城市令人向往的巨大魅力之一。

1992年,那是一个春天,是深刻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一个特殊年轮。在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之际,晶报曾经发布了一则“寻人启事”,寻找受小平南方谈话感召,在那一年南下闯荡的深圳人,晶报视觉部美术编辑蒋南松,就是在那一年,成为全国涌向深圳的“人才大军”中的一员。他辞掉了在贵州音像出版社的工作,应聘来到《深圳青年》杂志社,开启了新的人生主场。

1997年香港回归之夜,当时还是一名小学生的晶报综合办公室人事主管陈俐茵,在深南大道边上挥舞着国旗欢呼;2000年11月14日,邓小平铜像在莲花山落成,晶报政务融媒体运营中心新媒体编辑梁裕欣在铜像落成次年的“七一”,作为学校优秀少先队员代表,前去敬献花篮;1999年,还是孩子的晶报焦点新闻部记者王子键拉着妈妈,执意想进首届高交会看看;2002年,来深演讲的克林顿握着时任晶报摄影记者曹红的手说着“你好”“谢谢”;2013年,目睹深圳机场老航站楼末班机的晶报焦点新闻部记者罗俊杰,又走进新航站楼参观……城市的发展节点之上,连接着晶报人一串串的私人记忆。

在深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物理地标与精神地标。国贸、地王、深南大道、大家乐舞台、《深圳人的一天》群雕、深圳书城、二线关等等,同孺子牛一样,它们从不同方向丰富了城市的精神内涵,也是很多深圳人对这座城市的记忆的交集。而今,当你的目光与指尖再一次从这些熟悉的名字上滑过,会不会有一种别样的感慨与感动萦绕在心头?

每一个深圳人都是深圳特区史的参与者、记录者与见证者。真实的历史往往隐藏在细节当中,在一个人对细节的切肤体验当中,从历史的高空俯瞰,正是无数个人史、家庭史组成了真实的城市史、国家史。或者说,正是有了无数人的鲜活记忆的呈现,我们在谈论改革开放时才不会只剩下一堆空洞的概念与名词,有血有肉的历史,才不会被简化为粗线条的轮廓。

天空辽阔,大地坚实。我们用文字与镜头储存时间,用《故事:晶报大家庭四十年特别报告》向改革开放致敬,向深圳致敬,向青春致敬。对我们来说,致敬也是奔跑的一种方式,奔跑的中国,奔跑的深圳,奔跑的深圳人,每一个汗孔都是一台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