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该如何进行“灾后重建”

发布时间:2019-02-21来源:晶报编辑:陈琳君

百年老店同仁堂的过期蜂蜜事件还在继续发酵。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布了一则通报,决定撤销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质量奖称号,收回证书和奖杯。

据悉,“中国质量奖”是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旨在表彰在质量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就的组织和为推进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措施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对同仁堂来说,这一称号被收回,无疑是对其品牌影响力的一次重大打击。

事实上,同仁堂此前已经受到相应处罚。2月11日,同仁堂发布公告称,江苏盐城市滨海县市场监管局以及北京市大兴区食药局已经完成相应调查,作出了相关行政处罚,除了被没收违法所得11.17万元以及没收蜂蜜3300瓶外,同仁堂还被处以1408.83万元的罚款,相关责任人也受到相应处理。

更大的惩罚来自于市场与人心。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至今已走过300多年的风雨历程。正因为如此,“蜂蜜门”爆出后,瞬间舆论沸腾,网友多表示震惊、不敢相信,不少网友感慨,连同仁堂这样以业界良心著称的老字号都造假,更何况其他品牌?

这就是品牌企业出事与普通企业出事的差别。以往,人们在遇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总会安慰、提醒自己:以后就餐、买食物,要选择信得过的商家,选择靠得住的品牌。但大牌商家的失守,会让人产生不知能信谁的惶恐、无助和茫然,让人感觉没了退路。而品牌形象一旦坍塌,一旦从云端跌回地面,当初人们对它的信任度有多高,其所遭遇的毁灭力度就有多强。

从以往的报道中不难看出,有些品牌企业在产品遭遇信任危机后,就此一蹶不振,乃至最终倒掉,令人扼腕叹息;有些品牌咬牙挺了过来,但也元气大伤。当然,也有品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但所付出的心力,其“灾后重建”的艰难程度,与重新打造一个品牌相差无几。“攒钱好比针挑土,花钱好比浪淘沙”,品牌的积累与塌方,也与此大体类似。此情此景,未免令人想说一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北京同仁堂的大门口有一副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正是遵循这一古训,同仁堂才成为了百年老店。以同仁堂乐家为故事原型的电视剧《大宅门》里,因为有偷工减料的问题,白景琦当众烧了价值几万银元的成药,正是这股“硬气”才保住了中华老字号的信誉。

今天,对陷入负面舆论风暴的同仁堂来说,该如何拿出最大的诚意、决心与“硬气”,来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尊重?毕竟,最有分量的“质量奖”是由消费者颁发的。监管层面的举措也有杀一儆百的意味,其他的品牌企业,也应从同仁堂“蜂蜜门”中得到足够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