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抢救给生命多一分希望

发布时间:2019-06-19来源:深圳晚报编辑:邓雪婷

救援行动仍在紧张继续,四川长宁6.0级地震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为宜宾祈福,祈盼宜宾人民平安。

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上百人伤亡,超10万人受灾。各方力量展开救援,饮用水、食物、帐篷、棉被等救援物资陆续抵达灾区。

地震发生后,各方迅速集结:多支力量第一时间赶赴地震灾区,权威地震播报平台发声迅速……而在地震救援进展的信息之外,一则“成都180所学校和110个社区,提前61秒收到预警”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格外关注。成都高新减灾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本次地震。通过电视、手机、专用地震预警终端等渠道,提前10秒向宜宾市预警,提前61秒向成都市预警。

这则消息让人们心情沉重之余,感到几分慰藉。地震面前,每一分每一秒都比黄金还要宝贵。地震预警,就是抢占时间差,哪怕只是提前几秒,或许就能将众多生命从死神面前拉回来。有研究表明,如果能在地震发生前3秒发出预警,伤亡人数可减少14%;提前10秒,将减少39%伤亡;提前20秒,可减少63%伤亡。这些饱含生命希望的数据,更加令人为此次成功预警地震而感到振奋。地震能够准确预报自然最好,但在科研水平暂时达不到的情形下,实现地震预警并尽可能的提前预警时间,便是人们的殷切期盼。特别是汶川地震以来,人们对地震预警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地震预警,为生命争分夺秒,是对生命的预警。

值得注意的是,地震预警技术走在前列,值得欣喜,但并不意味可以高枕无忧。诚如相关专家说的,“部署地震预警系统,是一个整体的社会工程,并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这次就有人提出,“收到预警信息后,一时间慌乱无措”,这说明在收到预警信息后的处置、地震预警科普教育等层面,恐怕还有较大的完善和提升空间。进一步说,“预警来了,人群如何有效疏散?收到信息后,一个普通的高速列车驾驶员是否有权马上停车,还是要先向上级汇报……”专家及网友的顾虑并非杞人忧天,而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均需要相关部门接下来认真思考和研究。在这个意义上,地震预警系统建设,也是对城市整体抗灾能力的检验和提升。

除了牵挂长宁地震灾情之外,身处地震带的深圳市民,对于深圳自身的防灾应急体系和能力,也予以了强烈关注。目前,深圳已建成室外应急避难场所149个,在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发生时供市民避难使用,关于类似成都的地震预警系统,下一步在深圳十多所中学也将安装。技术升级及科学应用,提升安全意识,做好预防举措,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必然要未雨绸缪、把生命看得高于一切。此外,作为科技创新之城,深圳理应为促进防震减灾技术进步做出探索和努力。

我们的心,与灾区人民的心紧紧相连。再鼓一把劲,再加一把力,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愿伤亡数字停止在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