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评:冷门英语考试为何突然受热捧

发布时间:2019-07-11来源:晶报编辑:杨春丽

最近,剑桥通用英语考试突然受到追捧。有上海家长在社交媒体上说,上海的考点瞬间爆满,周边省市也很快被一抢而空,四五百元的报名费被一些“黄牛”炒到了四五千元。

一些家长和学生之所以对此趋之若鹜,原因是考试通过后会得到剑桥大学外语考试部提供的资格证书,而这个证书可能对孩子升学将有所助益。

近年来,不少知名的学科竞赛被教育部门相继叫停,市面上能考的证书变少了,像剑桥通用英语这样小众的考试则成了香饽饽,这背后对应的,是强大的市场需求。

这种需求是盲目的吗?恐怕也未必。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大背景下,孩子想要上更好的学校,总得有些“人无我有”的东西,这种激烈竞争的传导结果,就是家长和孩子一窝蜂地争夺各种证书。

此前各种竞赛泛滥,因应了刚性的市场需求,而眼下众多竞赛虽被叫停,但对证书的刚性需求还在,以至于仅剩的、为数不多的证书含金量更高,身价陡增。

这种竞争背后闪现着焦虑与无奈。在残酷的教育军备竞赛中,家长和孩子们已经心力交瘁,但还是要拼命搜寻每一根“救命稻草”,去争取更有利的位置。很难想象,在这样的重压之下,教育本身的意义是否还能真正凸显。

教育和知识的传授,很多时候需要超越功利的规约。就拿英语来说,在AI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机器对于自然语言识别的能力在不断上升。再加上基于移动互联网产生的海量语音和文字数据的喂养,人工智能翻译机器人的翻译速度和准确率都不断升高,若仅仅是为了掌握一种普通的交流工具,学习英语的价值已大不如前。但若从了解一种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角度出发,掌握一门国际语言则是必要的,透过这扇语言之窗,我们会发现一个更加瑰丽的未知世界,进而能更好地观照自身。

让教育摆脱功利和紧绷,确实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观念和价值的更新,除了出台一些诸如取消学科竞赛项目的硬性措施去纠偏,更重要的是要实实在在地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化,同时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让学校、家长和孩子们都能从容一点,能够真正地进入到多彩的知识世界,去充满好奇地探寻和采摘鲜美的智慧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