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评:如何让流浪犬免于安乐死的命运

发布时间:2019-10-15来源:晶报编辑:潘峰

近日,《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养犬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规范中提到,严禁将捕捉流浪犬只及执法查扣犬只人为致死。犬只收治中心接收流浪犬只,应当在7日内查找养犬人并通知认领。对于属烈性犬品种且具有较强攻击性的犬只、其他超过14天无人领养的犬只,相关部门可以对其实施无痛安乐死。

近几年,深圳每年都要收治上千只流浪犬。这些流浪犬很多都是遭主人遗弃的宠物犬,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很容易惊吓甚至咬伤市民,还存在叫声扰民、随地便溺、上路扰车等问题。而流浪犬自身由于无法打疫苗、除虫,没有稳定食物来源,健康状况也是很大的问题。

据国家卫生部统计,位居死亡数前列的传染病分别是:狂犬病、肺结核、艾滋病、乙型肝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这5类传染病居死亡总数的85.76%,而狂犬病例占内地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数之首。狂犬病多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部分宠物并未注射狂犬疫苗,而无人看管的流浪犬,则属于“高危群体”。

给部分流浪犬实施安乐死的做法,或许会引起一些养犬者的不适,但不容忽视的是,流浪犬的出现,恰恰是因为一些动物饲养者不负责任所致。

养犬是有“门槛”的。一些人以为花钱买条狗,再按时撒几把狗粮就可以了;还有一些人则把犬只当做临时的“慰藉品”和“装饰品”,买回家逗几下,搂着拍拍照、发发朋友圈,觉得不好玩儿了就狠心遗弃……可以说,从观点到行动,养犬文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爱的背后,更多的是责任。

犬是伴侣动物。在一定程度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愿意且有能力饲养宠物犬,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城市化浪潮下,人与犬的关系在城市生活中也被改变。城市化是土地的城市化,是人的城市化,也是部分动物的城市化。但生活场景和人、犬关系的变化,也相应地对养犬文明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始养终弃”,则不配谈“爱”。

在日本,如果你选择养犬,就要对它负责到底,如果被发现有遗弃和虐待行为,将面临高额罚款,严重者还会被拘役;在意大利,如果超过三天没去遛狗,将会收到罚款通知。某种意义上,减少对流浪犬实施安乐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拿出责任与爱心善待动物,让它们免于被遗弃的命运。而当大量流浪犬危及公共安全时,对其中一些犬只实施安乐死,只是一种被动的选择。

我们希望城市的流浪犬越来越少——决定权不是掌握在城管人员手中,而是掌握在养犬人士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