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联动整治茅洲河流域“小散乱污”企业

发布时间:2017-08-11来源:深圳晚报编辑:潘峰

原标题:

市区联动整治茅洲河流域“小散乱污”企业

开展“扫楼式”“地毯式”“碾压式”整治行动,持续到9月底

深圳新闻网讯 8月10日,记者从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人居委”)获悉,为持续改善茅洲河水环境质量,有效解决茅洲河流域工业企业未批先建、小散乱污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环保监管长效机制,近期,市人居委联合宝安区政府、光明新区管委会,在茅洲河流域持续开展“小散乱污”企业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向无环保治理设施、污染物排放不达标或无组织排放行为的“小散乱污”企业宣战。

今年茅洲河流域开出

近4000万元处罚金额环保罚单

一直以来,持续改善茅洲河水环境质量是深圳开展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据了解,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市人居委连续三年组织开展环保法执法年活动,并结合茅洲河整治的需要,出台了《茅洲河流域环境监管执法行动方案(2016-2017)》,提出流域限批、正流清源、天网监控、铁腕执法、淘汰污染源、环保自律等六大措施,在茅洲河流域内开展两年执法大会战,对违法企业实施顶格处罚的最严标准,以最强硬的手段开展各项执法行动。

据介绍,2017年以来,市、区环保部门在茅洲河流域内共出动执法人员24771人次,检查企业9290厂次,查处违法行为514宗,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647份,下达处罚决定书211份,处罚金额3972万元,占全市罚款金额的35.6%,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50%以上。其中,限制生产9宗,停产整治8宗,查封扣押69宗,移送行政拘留16宗,占全市的38.1%;涉嫌环境犯罪7宗,占全市的53.8%,对流域内环境违法行为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关停一批、治理一批、提升一批”

在有力打击流域内重点工业污染源的违法行为,加强在管工业污染源管控力度的背景下,茅洲河流域内工业园区环境管理水平偏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较为缓慢等原因导致流域工业聚集区内存在大量“小散乱污”企业。此类企业普遍存在手续不全、无环保治理设施、污染物排放不达标或无组织排放行为,现已成为流域内工业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对此,今年7月底以来,市人居委联合宝安区、光明新区,开展了茅洲河流域“小散乱污”专项整治行动。市级环境执法部门已抽调40名执法人员下沉宝安区、光明新区,与街道、社区联动开展“扫楼式”“地毯式”“碾压式”整治行动。

据市人居委副主任王伟雄介绍,本次专项执法行动以“关停一批、治理一批、提升一批”为思路,以社区为单位,以废水排放企业为重点,通过“扫楼”形式,对茅洲河流域各工业园、建筑物开展逐栋逐层“地毯式”排查,对排查出的“小散乱污”企业予以分类处理。

通过“小散乱污”企业整治

建立健全环保监管长效机制

据介绍,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产业布局规划,环保、安监、消防等相关审批手续不全的工业企业,以及使用淘汰设备,无环保设施、污染物排放不达标或无组织排放,安全生产隐患突出的企业,统一标准与尺度,重拳出击,迅速依法予以关停,推动工业园区规范化管理,促进流域内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从源头上削减工业污染负荷。

宝安区、光明新区召开整治动员部署会以来,宝安区、光明新区在茅洲河流域内已排查15983家企业,发现存在问题企业8727家,涉嫌违法企业950家;已检查执法436家企业,立案查处161家(其中查封35家,移送公安2家),责令限期整改123家,在流域内全面打响“小散乱污”企业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向“小散乱污”企业宣战。

据悉,此行动将持续到9月底,基本完成茅洲河流域存量“小散乱污”企业的清理整治工作,将在年底前通过“小散乱污”企业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建立健全环保监管长效机制。

2017年以来,市、区环保部门在茅洲河流域内共出动执法人员24771人次,检查企业9290厂次,查处违法行为514宗,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647份,下达处罚决定书211份,处罚金额3972万元。(记者 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