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贯彻《深圳经济特区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管理条例》问答

发布时间:2018-03-30来源:深圳商报编辑:潘峰

用好特区立法 管好中英街

深圳新闻网讯 《深圳经济特区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管理条例》,经过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的三次审议后,今年1月12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社会关注的关于“中英街立法”终于落地,该条例的立法背景是什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对中英街管理机构赋予了什么样的责任?建立起哪些机制?就相关问题,我们采访了中英街管理局局长曾萌明。

问:《深圳经济特区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管理条例》,从今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请您谈谈这个条例出台的背景和经过。

答: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俗称“中英街”),是特殊的历史产物,其特殊的“一街两制”吸引了各方的目光,其特有的文化使其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特有的地理位置加上香港对中英街的特殊管理模式,催生了中英街关口水客走私现象泛滥,不但给居民生活、游客游览带来了众多不便,也对政府的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社会各方面对中英街进行立法管理的呼声日益高涨,在现实中也显得尤为迫切。

从2013年开始,盐田区便着手中英街立法的相关工作。根据市政府2014年的立法工作部署,盐田区政府印发了《中英街管理立法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并于2014年5月成立了中英街管理立法工作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中英街管理立法工作。在经过前期多次实地调研和收集中英街各管理部门和执法资料的基础上,中英街管理立法工作组先后召开五次立法讨论会,并先后两次书面形式征求了区委政法委、区编办、沙头角海关、沙头角国检局、边防六支队等十多个相关单位部门的意见,也向部分盐田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征求意见。

在综合各方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后,中英街管理立法工作组对起草的《深圳经济特区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管理条例(初稿)》主要内容,进行了反复修改和完善。并根据盐田区政府四届四十九次常务会议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形成了条例的送审稿。

送审稿送到市政府法制办后,市政府法制办又经过多次调研、征求部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等,形成了草案稿,于2015年12月28日报送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厅将草案稿转送各相关部门进行研究,提出修改建议。2016年7月29日,市法制办将综合各方意见修改后的草案稿,再次提请市政府审议。市政府六届六十八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草案稿,决定将草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为做好该条例的审查工作,根据《深圳市制定法规条例》的要求,2017年4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办公室将条例草案稿、起草说明在“深圳人大网”“深圳政府在线”等网站全文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并根据社会各界的意见认真研究,做进一步修改。

在对中英街管理的特区立法过程中,市人大法工委、市法制办做了大量工作,法律专家、人大代表也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盐田区、中英街管理局都对此表示感谢。

2017年6月27日,《深圳经济特区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管理条例(草案)》,提请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一审后,又根据相关意见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

2017年10月16日,《深圳经济特区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条例(草案修改一稿)》,提请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二审后,又根据相关意见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

2018年1月11日,《深圳经济特区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管理条例(草案修改二稿)》,提请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

经过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的三次审议,2018年1月12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管理条例》,该条例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问:专门对中英街立法,有哪些现实意义?

答:中英街的面积只有0.17平方公里,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一街两制”的格局下形成了“境内关外”的管理区域,驻有海关、边防、检验检疫等口岸管理部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很难形成管理合力,水客走私、商业欺诈等问题长期困扰。

中英街作为特有的“边境特别管理区”,无论是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至今尚未进行专门立法。国务院虽在2000年9月就管理区从“边防禁区”改为“边境特别管理区”作了明确批复,但对管理区的边境和社会管理等并未做具体规定。随着管理区实际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现象,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急需针对管理区目前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出台相关法规,以便更好地实行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对管理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负有属地管理责任的盐田区政府及其派出机构中英街管理局,由于事权限制,难以协调海关、边防、检验检疫等中央和省级事权,造成管理和服务不到位。应当通过立法明确中英街管理局和相关部门在管理区的执法职能,建立常态化的日常协调管理机制,并通过信息共享、违法案件通报等制度建设,推动共管共治,以解决协调疲软、管理和执法不到位的问题。

此外,随着中英街的发展,中英街的社区功能不断完善,商业功能不断增强,历史文化功能不断提升,旅游休闲功能不断拓展,中英街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

因此,无论从法理上,还是从现实上,对中英街管理,都需要进行立法予以规范。

问:《条例》授予中英街管理局有哪些管理与执法职责?

答:为加强协调,维护中英街的正常管理秩序、社会秩序,加强出入人员、车辆和货物的管理,2014年年底,盐田区专门成立了中英街管理局,力图破解中英街管理难题,将中英街打造成改革开放的典型试验区。

《条例》第四条规定:盐田区人民政府设立沙头角管理区综合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管理机构),主要履行下列职责:负责沙头角管理区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委托,行使相关行政执法职权;负责沙头角管理区有关涉港事务的协调、合作;协助公安、边防、海关、检验检疫以及海防打私等部门开展执法活动;协助文体旅游等部门开展文物保护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维护沙头角管理区的经营秩序;盐田区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此外,《条例》还规定设立联席会议制度、管理局与相关部门建立案件移交通报和反馈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制度。

问:《条例》提出建立仓储备案管理制度,这主要从什么角度考虑?

答:由于中英街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中英街成了走私的缓冲地和集散地。走私分子把从香港运进的大量货物存放在社区的各类仓库内,很多仓库是由居民住宅擅自改建而成。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中英街建立仓储备案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防止“蚂蚁搬家”式的走私活动,保障中英街内货物和物品去向合法化,同时保障居民住宅安全。

由于目前我国国内法律规范中对“仓储”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仓储”的范围和性质界定尤为重要。为区分家庭购买物品储存和以走私为目的的储存,《条例》规定:管理机构应当对沙头角管理区内仓库、厂房等非居住用途的房屋和场所进行登记备案,其所有人和管理人应当予以配合。

仓储备案管理制度并不是一种行政审批制度,而是一种为了防止走私分子利用居民住宅等座位仓库进行走私违法行为的有效的行政管理措施或手段。目的在于对仓储储存进出境物品进行事后的监督管理,防止走私。

问:《条例》今年3月开始实施,中英街管理局也将3月定为《条例》的宣传月,都举办了哪些宣传活动?

答: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该《条例》,加强管理区人员、车辆和货物管理,依法维护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社会秩序,中英街管理局制定了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方案,争取用一年时间,全面落实《条例》,以基本实现普法宣传广泛深入,制度措施配套完善,协调联动及时有效,行政执法严格规范,管理效能逐步显现,使中英街的社会、经济秩序更加符合发展需要和百姓期待。

为宣传贯彻好《条例》,3月1日当天,中英街管理局就在入关前的广场、中英街内的沙栏吓村广场,进行了宣传。我们还利用中英街“3.18”警示日、3月25日中英街文化节等重大活动,也向广大居民和游客进行了宣传。当然,宣传贯彻落实好条例,是一个长期要做才能久久为功的事情,我们要把《条例》的宣传贯彻落实到每一项工作的全部过程、每个环节。

中英街是盐田区城市文化遗产最丰富、最完整、最集中的展示区域。中英街是盐田区、也是深圳市的一张“名片”,搞得好就是好名片,美名远扬。中英街既是盐田区管理的难点,也是‘痛点’。我们在工作中要放大中英街独特的“一国两制”文化内涵,争取在商贸领域大力开展深港合作,打造集旅游购物文化休闲于一体的中英街。 (少 强 宗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