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港区: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典范

发布时间:2019-07-12来源:深圳新闻网编辑:杨春丽

深圳新闻网讯 日前,盐田港区获评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获此荣誉的港区。这也是盐田开启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以来的又一重大改革成果。

近年来,盐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论述,立足盐田实际开展劳动关系领域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创新试验。盐田区坚持党委领航,发挥党建优势,激发劳动关系主体活力,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加,推进社会协同治理,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以公共服务推动和谐发展,形成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盐田样本”,成功入选中组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的生动案例”。

据了解,港区劳动关系矛盾纠纷连续多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近五年未发生重大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盐田国际等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亚洲最佳集装箱码头等荣誉称号,助力盐田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港”和“一带一路”沿线的“门户港”。

“我们将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继续健全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切实提升劳动关系公共服务能力,把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成为盐田的金字招牌,为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鲜活经验。”盐田区委书记陈清说。

区港联动促共创:全面合作推进港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盐田港区建于1993年,是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建设和运营的国际化码头,区内现有22家企业,包括运营主体盐田国际和21家为其提供码头操作等服务的企业,员工总计6515人,2018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316万标箱,单港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一。由于盐田港区独特的经济社会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以及港资控股运营、全封闭操作管理、“入厂包工式”承包经营模式等特点,劳动关系极为复杂敏感。

面对这一治理难题,盐田区坚持港城协调发展的思路,建立了常态化的区港联动工作机制。每月定期召开重大事项碰头会,由区政府主要领导、盐田港集团负责人以及盐田国际董事会成员参加,通报港区经营管理状况,共同研究解决港区重大事项,有效推动了港口与城区融合互动、共赢发展。

在区港联动机制的推动下,早在2011年,盐田区就启动了盐田港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对和谐劳动关系港区建设首次进行了整体设计。2012年到2014年,开展了盐田港区劳动用工管理综合整治行动,积极推动港区建立健全集体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区港双方的合作在2015年开启了新的篇章,相关工作更加卓有成效。在这一年,盐田区成功获批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以此为契机,盐田区从港口物流业的产业特色出发,创新源头治理机制,构建了港口产业链劳动关系自主协调新模式。2016年,盐田区同中山大学合作,对港区集体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进行实证研究;2017年,提出探索建立港口产业劳动关系协调中心,加快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示范港区,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以实实在在的联动成果,稳步开创了港区劳动关系治理的新局面。

盐田区人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港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最重要的推手就在于区港双方多年来的密切沟通和合作。每一项阶段性的成果背后,都包含了双方共创共建共治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合力。

党建引领促共建:从15到262,党建凝聚和谐劳动关系合力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尽管港区存在由合资企业运营的特殊性,但盐田区委坚持正确认识港区劳动关系的社会主义性质,明确提出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作为构建港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

多年来,盐田区牢牢把握盐田港集团党委对盐田国际党委的领导,把港区劳动关系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突破点,把港区群团组织建设作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工作的着力点,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带群建促和谐新路。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党建能起到什么作用?起初,港区外资股东大多心存疑惑。在盐田区委的领导下,在盐田港集团党委的推动下,仅有15名党员的盐田国际党支部建立了起来。在10余年的时间里,最初的盐田国际党支部迅速发展为拥有262名党员的基层党委,吸纳了一大批优秀的港口管理者和工人。

优秀的党员骨干队伍是推动发展、凝聚人心、化解纷争的强大力量。党员带头作示范、创业绩,为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党组织在港区影响力持续提升。

据了解,盐田国际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部分是党员,党员工作考核均在优秀或良好水平,一批工作表现突出的党员获得晋升和发展,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党代表、操作主管陈活常等,有效带动了港区其他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港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与此同时,盐田区坚持党建促进群团组织建设,盐田港口汽车运输业工会联合会(简称港运工联会)、盐田国际工会、司机志愿服务站等各类群团组织也成为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助力器。一系列特色职工活动,营造了职工热爱港区、融入港区的生动局面。

2007年,盐田区委推动成立港运工联会,由区总工会领导。在港运工联会的组织下,先后成立了盐田港口汽车运输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司机志愿服务站,每年举办港口劳动竞赛、司机大讲堂、员工运动会、职业健康体检等活动,有效促进了港区劳动关系和谐。

2008年,盐田港集团党委与公交公会、港运工联会指导盐田国际成立基层工会,工会主席候选人由盐田港集团党委提名,工会成员全部通过员工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每年的工会换届选举和集体协商,盐田国际党委都会召开党委全体工作会议,对工会委员会候选人、协商代表建议名单进行把关,充分体现了党组织对工会的领导,密切了党委与分工会的联系。

党建引领对港区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得到了港区外资股东的充分认可。他们也从最初的观望,到逐步认同,再到如今每年拨出专项经费支持党组织工作,形成了“企业爱职工、职工爱企业”的良好氛围。

服务推动促共治:持续提升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水平

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供给方,必须要精准把握企业和职工双方的需求,努力帮助他们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多年来,盐田区高度重视港区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劳资纠纷问题,坚持主动上门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在全国率先探索制定和谐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盐田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指标体系》,编制《盐田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指南》,积极推动形成统一规范的港区劳动用工管理模式和承包商劳动标准。

——2013年,指导港区企业就社保缴交、加班费支付等历史遗留问题,通过调解方式一揽子解决。

——2014年,指导承包商企业统一实施以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为基础的工时制度。

——2015年,印发了《盐田区劳资纠纷分类处置预案》,建立了港区企业重大事项主动报告制度和港区劳动关系矛盾分类调处制度。

——2016年,指导港区企业正确应对海关监管政策调整对劳动关系的影响,通过调整员工工资结构予以有效解决。

——2017年,委托专业机构对承包商企业免费进行劳动关系风险诊断,发出《诊断报告》20份。

——2018年,编制了《盐田港区集体劳动关系指导手则》,进一步提升港区集体劳动关系协调水平,委托专业机构对照《盐田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对港区内企业地毯式评估指导,确保全面达到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标准。

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下,盐田国际越来越认识到港区是一个整体,逐渐积极承担起主体责任,在港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中不断提升劳动关系服务水平。

作为“广东省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盐田国际不仅主动带动承包商积极参与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更充分利用其“甲方”的优势地位,专门设立操作管理部,配备6名专职人员对港区劳动用工进行全程监管。这一部门通过港区员工工时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督承包商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指导承包商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引领承包商主动改善用工环境、加强人文关怀,对港区和谐劳动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5年,盐田国际还以龙头企业身份牵头发起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专业社会组织——盐田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协会,全面参与港区治理。协会成立后,着重加强了对港区的专业服务,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效应对了中美经贸摩擦等对港区劳动关系的影响,为港区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盐田区人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盐田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协会深入到港区持续开展“劳资合作共羸向前走”主题宣讲活动,编印了《盐田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员工读本》、《企业读本》,大力弘扬法治文化、诚信文化和同心文化;持续开展订单式精细化劳动关系业务培训,对企业开展“一对一”风险诊断服务,着重提升港区企业用工管理整体水平和员工知法守法意识;在港区内开设劳动争议移动仲裁庭,以案说法推动企业主动加强劳动用工管理,有效防控风险;对重大劳资隐患提前介入,指导企业依法协调,引导员工理性表达,效果明显。

据统计,协会成立至今,“和谐劳动”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关注企业数量达3651家次,发布消息2250条次,阅读总次数近32万次。累计举办各类专场宣传培训活动43场,参加企业2190家次,参与员工2.9万多人,派发各类普法宣传资料共计3.2万余份。

协商协调促共享:协商形成港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一个重点,在于如何统筹处理好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的关系,推动企业与职工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

依托三方机制,盐田区积极推动建立统一规范劳动标准。港区成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构——盐田港区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定期研究分析港口劳动关系状况和发展趋势,协商解决突出问题。近年来,先后协商确定了港区部分岗位的指导工资标准和行业最低工资标准,推动港区在规范加班工资支付、提高集体活动经费、解决闸口女职工上夜班困难等问题上取得进展。

盐田区坚持把让职工共享发展成果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大力推动建立港区企业与职工协商协调机制。据了解,早在2008年,盐田国际便建立了集体协商机制,专门设立了谈判代表选举制度,与工会委员会一同民主选举产生,并实行任期制,提升了谈判代表的专业性与责任心。每年集体谈判议题均由员工代表大会不记名投票产生,实行多数通过原则。2011年到2018年,通过集体协商,员工基本工资每年都得到增长,基本薪金高于社会平均和行业平均水平,增长率累计在86%-124%,在月奖、年终奖、医疗保险、操作量奖励、特殊岗位津贴等众多福利方面也均有提升。特别是2018年,经过五轮协商达成一致,无记名投票通过率达74%。

从2013年开始,盐田区进一步推动将盐田国际集体协商成果进一步惠及21家承包商员工,每年参照盐田国际内部工资调整方案形成承包商员工工资调整方案,征求承包商及工会意见后,通过适度统一提高承包费予以保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港区工资调整机制。近五年,港区员工的工资年平均增长6.7%,基本工资一直保持高于社会平均和行业平均水平,再未发生因要求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引发的劳资纠纷。

在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方面,港区则成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构——盐田港区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区人力局负责人担任主任,成员有盐田港集团、港运工联会、盐田国际等单位,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和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定期研究分析港区劳动关系状况和发展趋势,协商解决突出问题。

盐田港区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成立以来,先后协商确定了港区部分岗位的指导工资标准和行业最低工资标准,指导港区企业制定符合劳动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工时制度等劳动用工标准,推动港区在规范加班工资支付、提高集体活动经费、解决闸口女员工上夜班困难等问题上取得进展。

2018年10月,盐田港区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召开特殊工时岗位清单专题协商会议,就港区统一实施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实施岗位名称、实施周期等协商一致,不仅有效保障了港区的持续发展,也为国家特殊工时管理改革创造了新鲜经验,得到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的认可。

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开创盐田港区和谐劳动关系发展新局面

获评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意味着盐田港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作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上。持续保持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态势,向世界展示党的引领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中国自信和中国优势,成为摆在盐田区港双方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据介绍,盐田区将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进一步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盐田区将着力健全盐田港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领导协调机制,加强党委政府对港区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建立健全港区创建常态化工作机制。理顺工会管理体制,由区、街道总工会代表基层党委加强对港区各企业工会的领导,发展更多企业工会加入盐田港口汽车运输业工会联合会,加强对港区员工的人文关怀和教育引导。

推动港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实体化建设,探索设立港区劳动关系协调中心,一旦港区内集体协商出现僵局和存在群体性劳资隐患时,适时介入,提出倾向性指导意见,促使双方达成共识。

进一步强化盐田国际主导、承包商共同参与的源头治理模式。盐田区将更加强化盐田国际对港区和谐劳动关系整体建设的主体责任,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建设,推动盐田国际建立对承包商企业的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奖励制度,推动承包商常态化开展创建活动。

盐田国际在做好自身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同时,也指导、监督各承包商加强企业内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建立盐田国际、承包商、员工三方恳谈制度,定期研究港区劳动用工管理问题,共同促进用工环境的改善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进一步提升港区劳动关系全过程公共服务能力。盐田区将着力加强港区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文化建设,促进香港文化和大陆文化的融合,共同营造“和谐发展、合作共赢”的良好氛围。研究制定盐田港区和谐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港区劳动关系常态化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发布港区和谐劳动关系指数。

探索设立港口产业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中心,通过加强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指导、监督和专业服务,持续提升港区内劳动用工管理水平,形成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