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依旧迫切 “限塑令”亟待升级

发布时间:2018-01-22来源:深圳晚报编辑:陈琳君

要真正有效实现塑料袋使用量的削减,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科学、堵疏结合的机制,且针对外卖、快递等新业态带来的塑料包装消耗增长采取针对性措施。

2008年6月1日起,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到今年的6月1日,“限塑令”实行将满十周年。

不可否认“限塑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白色污染,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发改委于2016年发布的数据显示,“限塑令”实施以来,塑料袋使用普遍减少2/3以上,累计约为140万吨,相当于节约了840万吨石油。现实中,在超市、市场,也有不少消费者养成自备购物袋的习惯。

然而“限塑令”的落实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有意见指出,大多数大型超市商场固然执行到位,但在不少集贸市场、路边小摊,不合规定的免费塑料袋信手拈来,进而影响整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近年来随着电商、快递等新业态的发展,我国塑料餐盒、塑料包装等的消耗量迅速上升。据相关行业协会统计,2016年,全国仅快递业塑料袋的使用量就高达147亿个,而这些领域的塑料包装使用,往往处于监管执法盲区。

政策执行困难的情况依然存在,执行部门难以管住小作坊这样的生产方,也管不住农贸市场这样的销售方。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几毛钱一个塑料袋很难让使用者感到实际压力,而超市商场却因积少成多获益匪浅,不乏有人指“限塑令”已成“卖塑令”。新旧问题形成叠加效应,“限塑令”也显得越发力不从心。白色污染卷土重来,带来巨大的环境保护压力。有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装得到回收,而最终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很多超薄塑料袋既没有质量安全标识,也没有可降解标识,若被随意丢弃或不经处理进行填埋,可能上百年无法降解,长期残留在土壤中,会对土质和水体造成极大危害。

在更先进的处理技术或更环保实用的替代品出现以前,塑料袋使用必须得到有效控制。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算算眼前的生活账,塑料袋为舒适便利加分;如果算笔长远的环保账,滥用塑料袋则为健康家园减分。但要真正有效实现塑料袋使用量的削减,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科学、堵疏结合的机制,且针对外卖、快递等新业态带来的塑料包装消耗增长采取针对性措施。

首先,从塑料袋生产源头上控制,加强政府监管。“限塑令”应该延长监管链条,不仅要限用,也要限售、限产,在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同时发力。有关部门必须在塑料袋生产的审批、监控、执法环节中抓落实,不让违规产品流入市场。在执行中,如果只是政府部门单打独斗,那就注定会独木难支,还应该调动社会、市场和消费者的力量,共同参与到塑料袋的治理过程中。

其次,也要通过经济杠杆促使消费者改变既往的不良使用习惯。完善塑料袋销售、使用和回收的全链条制度设计;通过对塑料袋进行涨价,让消费者购买塑料袋时感到划不来;或通过政府补贴,在超市等地对使用环保袋的消费者给予一定奖励;对环保袋生产企业可考虑税费减免或补贴,降低其生产成本,同时加大对塑料袋生产企业的税收,平衡两者成本,从而增强环保袋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想在现实中消灭白色污染,就得先从思想上消灭白色污染,加强公众环保意识非常关键。要逐步通过公众教育活动,让公众切实地认识到“限塑”的必要性,并且明确了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让全社会形成不接受、不欢迎塑料袋的氛围。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塑料袋消耗量,真正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