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追思中回首初心

发布时间:2018-04-03来源:深圳晚报编辑:陈蓉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将来临,出游踏青、返乡祭祖、追怀先烈,将是接下来几天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大概没有哪一个节日如清明节这般意蕴深厚,既充满哀思,又有如丝如缕的轻盈。一方面,人们在清明时分慎终追远、行孝尽哀,表达对前辈的尊重和对后人的鼓励,更意在增强家人、族亲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清明节又被称为踏青节,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哀思与轻盈的交织,似乎也表露出清明节的意蕴:追思先人,是为了更好照亮前行的路。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每逢清明,不论城市还是乡村,此情此境均在同时演绎。随着社会的发展,清明节呈现出更强烈的开放性,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网上祭祀等低碳又环保的祭奠方式正在逐渐兴起,已然成为祭奠先人的新时尚,这为清明赋予了一层明亮的色彩。

关于清明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过,不论哪一种认知,情感均是其共同的底色。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让现代人越来越拿不出那么充沛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释放。清明节这个日子,则给了人们一个恣意表达感情的契机。这一天,人们回归故土,祭奠先祖与亲友,表达对故人深深的思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清明节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既相异也共通。先人与家庭对个人的影响不尽相同,但那份怀念与感恩之情又相连共通。

在时间的长河,过往与当下紧密相连。追思先人,凝视的是悠悠亲情,牵动的是乡土情结。思念发自缅怀亲友的心灵感触,也源自重视孝亲、注重家庭的文化传统。家风传统、亲情牵挂、故土情结,这些传统情怀不仅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逝,反而愈发彰显出对个人培育、家庭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强大魅力。

更进一步,清明节缅怀先人的背后,是追溯初心、奋发向上的生命自觉。如果说对先人的思念,是对“小家”的纪念以及个人和家庭初心的追问;那么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则是对“大家”的牵记,是对民族和国家初心的追问。不管是“大家”还是“小家”,那个叫做“家”的精神传承的地方,始终是让我们避风遮雨的码头;“家”所承载的初心,永远是我们的不竭力量之源。无数个人和家庭的初心浩浩荡荡,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造就出一个伟大的祖国。正是从初心的追问中,我们唤起共同的历史记忆,读懂中华民族的复兴根基,见证这个国家的发展力量。

与先人对话,是对初心的回首。有文史学者指出,清明除了让活着的人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同样负载着尘世间最高贵的价值与理想。清明自应哀思和缅怀,更当有更广阔的精神传承和价值追求。这种精神传承和价值追求,既是清明节长久不衰的缘由,也是新时代奋斗征程上最坚实的民情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