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用心陪伴 才是优质教育

发布时间:2018-04-12来源:深圳晚报编辑:邓雪婷

石静文

近日,宁波一对夫妻的分工表在朋友圈里火了起来,这张表格上详细地列出了孩子每天的任务清单,并在每项任务后面附上监督人,或是父亲或是母亲。宁波夫妻的做法引起了网友关于教育孩子的讨论,许多网友纷纷表示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借鉴。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陪伴,尤其是在孩子年幼时期。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会逐渐构建自我认知,逐渐完善人格,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而分工表中的一句“爸爸妈妈少看手机多陪伴”,戳中了许多家长的痛点。确实存在不少家长在陪伴孩子时“身在而心不在”,为休闲娱乐甘做低头族。如此一来,家长所谓的陪伴,往往流于形式,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情感上的沟通,反倒让孩子感到孤独,甚至形成敏感孤僻的性格。

“空间上”的陪伴远远不够,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在亲情的滋润下健康成长,才是用心的陪伴。宁波夫妻立下的种种规矩,表面上看是为了教育孩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实际上是父母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规范。父母遵守了规矩,放下了手机,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同时以自身规范的行为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这种言传身教本身就是一种优质的教育,对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

仍然不乏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误区。家长工作的忙碌,教育理念的差异等原因,都会对教育质量造成影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盲目跟风,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甚至是早教班报了一大堆,孩子每天在各种班间疲于奔命,家长又因这些辅导班承受不小的经济压力。可父母的陪伴又何尝不是最好的教育呢?家长与其花大价钱报各种班,不如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一起读一本书,或者一起出去旅行,孩子不但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见识,这些都是课堂上学不来的。

在宁波夫妻的分工表中我们还能看到,陪伴孩子时父亲并未缺席。传统观念上,父亲担负养家糊口的重任,教育陪伴孩子理所应当变成母亲的事情。实际上,由于男女之间的天然差别,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各异,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同。一般来说,母亲较为感性,对孩子的性格有更大的影响,父亲更则为理性,行动力更强,对孩子的智商、情商有更大的影响。教育陪伴孩子不是母亲一人的事情,父母的共同努力和付出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