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发展关键在“破墙”与“铺路”

发布时间:2018-04-25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潘峰

破除思维局限,打破行政壁垒,探索创新合作机制、合作模式、利益分配方式,尽快明确试验区选址、发展定位、空间布局、主导产业,做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乃重中之重。

■ 深圳特区报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深莞惠经济圈(3+2)又有大动作!近日,深莞惠经济圈(3+2)党政主要领导第十一次联席会议提议,推动在东莞、惠州临近深圳地区划出一定区域,规划建设跨行政边界的功能协调、产业互补、成果共享的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

深莞惠历史渊源颇深,深莞惠经济圈(3+2)联席会议机制也运行多年,三地“抱团发展”可谓顺理成章。早在2009年,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深莞惠三市便提出将从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区域创新、市场体系、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对接,率先在珠三角地区实现经济一体化。即使是“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这个新晋“网红”概念,其实也并非首次提出。在去年2月召开的珠三角(深圳)优化发展工作现场办公会上,深圳提出了有关设想建议;随后在广东省政府印发的《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提出“规划建设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只不过当时尚未给出明确指引。

其实,从实际情况看,深莞惠三地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即将出炉的大背景下,为深莞惠深度合作打开了政策通道。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的提出,意味着三地合作将进入新阶段,由过去的经济合作区逐步演变成深莞惠都市圈的区域全面合作。对于深圳来说,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是一个契机,有利于从被动的功能外溢转向更积极的协同共建,既能够拓展自身的经济腹地,也可以为打造全球城市提供城市群的有力支撑。

打造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虽然还只是一个意向性的提议,并未进入到实质性的程序,但是在趋势上是合情合理的。如何把它建好,是深莞惠三地必须共同面对和思考的大课题。

打造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首要任务是“破墙”——既包括行政区划的“有形之墙”,也包括思维观念的“无形之墙”。如果不在管理体制、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格局上打通梗阻,区域一体化发展便是一句空话。虽然深莞惠三地事实上的联系非常紧密,但涉及到土地、财政、税收等实际考量,在现有的政府统计考核指标体系下,行政区划依然是深度合作面临的一道坚硬壁垒。破除思维局限,打破行政壁垒,探索创新合作机制、合作模式、利益分配方式,尽快明确试验区选址、发展定位、空间布局、主导产业,做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乃重中之重。

打造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基础工程是“铺路”——不仅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也要把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生态环保、民生事业的共建共享之路打通。协调发展,交通先行。交通对接成为深莞惠融合最大热点。此次联席会议列出的46项合作事项中,涉及交通的达到24项,超过半数。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实现创新要素更快速、更自由流动集聚,将为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同时,高标准推进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生态环保、民生事业协同发展,积极构建资源配置合理、创新发展协同、产业分工协作、空间对接便捷、人才流动流畅和公共服务共享的共同体,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才能成为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立起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