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打造全市水环境治理标杆

发布时间:2018-01-18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邓雪婷

注重标本兼治:

从源头推进水环境治理

截污、清淤是治“标”,源头分流才是治“本”。盐田区委、区政府深刻认识到,治水必须推进源头治理。为此,盐田区坚持多年如一日,扎实推进雨污分流、正本清源工程和水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发生。

在正本清源、雨污分流工程推进方面,盐田区在摸清排水小区底数的基础上,下发了全区的正本清源行动方案,明确目标责任和工作计划,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环保、水务、城管、住建、规土、街道等部门协同作业,遇到问题,共同会商、协同解决。为争取社会公众支持与参与,盐田区组织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现场视察,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深入宣传,并及时向小区居民公示施工方案,做好安全文明施工提示。同时统筹协调燃气、电力、通讯、供水等部门,尽量可能进行协同施工,减少扰民。

多年水环境治理绘就生态画卷。
 

盐田区环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起初正本清源工程由区水务、工务、街道办等各单位分任务推进,后为提高效率调整为由区水务部门集中实施;在具体项目实施中,盐田区尝试使用EPC模式,以进一步加快推进工程进度。到2017年底盐田区除旧村外所有排水小区全部完成改造,其中493个已通过达标创建。

在工业污染源整治方面,盐田区严格工业企业环评审批,从源头杜绝重污染企业进驻,在项目审批阶段要求落实污染防治方案,减少污染的发生。同时,要求所有工业企业对100%生产废水进行处理,所有餐饮废水须经隔油池处理达标后接至城市污水管网。辖区工业污水处理率及达标率均为100%。

去年,盐田区深入开展“利剑”行动,对工业企业、三产行业、小散乱污等涉水污染源进行全面的大排查大整治,共排查各类涉水污染源874家。经全面排查,辖区内未发现黑臭水体,其中2家企业存在纳管问题,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突出建管并重:

以“河长制”为基石健全治水长效机制

水环境治理难,守护更难。要想实现水环境的“长治久安”,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运行机制。为保障治水责任落实,盐田区成立了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从“大生态”的角度建立了包括治水在内的各级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体系,明确了工作职责、任务和目标。加大治水考核力度,连续5年对辖区37家党群机关、区直单位、街道办及6家驻盐单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考核,将正本清源、治水提质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去年,盐田区按照河长制要求,建立三级河长体系,向社会公布各级河长名单,进一步推动责任落实,作出治水目标承诺。

雨污水管网实施专业化运管,是长效治水的前提。据了解,盐田区市政雨污水管网(包括“三不管”管网)已100%由市水务集团进行运管,辖区约80公里城中村(旧村)排水管网,由区政府承担费用,也全部委托水务集团专业化运管。目前,盐田区正在研究物业小区排水管网专业化管理问题,探索统一委托管理的可行性。

在监督执法方面,盐田区建立了覆盖全区的环境监测监控信息系统,对辖区水环境、空气质量、噪声、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监控,并通过公众APP平台向公众开放,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建立了街道、社区为主体的污染源日常巡查排查机制,由区环水局定期进行检查复核。发现问题,由区执法部门进行严格执法处理。对排水达标小区严格进行复检,夯实物业公司责任,发现问题责令物业公司整改。

治水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更需要居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为此,盐田区还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计划,并以“碳币”体系为载体,号召、鼓励、激励辖区居民、家庭、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各界全民参与水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行动、人人享有”的治水和生态文明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