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

湖州桑基鱼塘:穿越2500年的生态农业“活化石”

发布时间:2017-06-15来源:《中国生态文明》杂志编辑:邓雪婷

桑基鱼塘: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结合。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高中地理有关生态农业的范例。不过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桑基鱼塘,是浙江湖州的桑基鱼塘,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有250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其系统内的“塘浦圩田系统”水利工程比公元前256年开始修建的都江堰还要早200多年,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生态农业模式。2014年5月,“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入选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因势利导,古老智慧的结晶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目前主要集中在湖州市南浔区的菱湖、和孚和吴兴区的东林 3 个镇。现存有面积 6 万亩的桑地和 15 万亩的鱼塘,是中国传统桑基鱼塘系统最集中、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区域。千百年来,湖州区域内劳动人民将地势低下、常年积水的洼地挖深变成鱼塘,挖出的塘泥则堆放在水塘的四周作为塘基,如此逐步演变成为“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生态模式,最终形成了种桑养蚕和养鱼相辅相成,桑地和池塘相连相倚的水乡典型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景观,并形成了如祀蚕花、请蚕花、点蚕花火、焐蚕花、关蚕花、祛蚕崇、烧田蚕、望蚕讯、谢蚕花及蚕花节等丰富多彩的蚕桑文化。桑基鱼塘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儒家“天人合一”的“仁爱”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典范,也是体现我国道家生态哲学思想的样板。

纵观历史,桑基鱼塘的发展,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的前进,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完整的、科学化的人工生态系统。根据时节的变化统筹安排农事活动,正是“桑基鱼塘”生态循环理念的核心。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并于明清时随蚕桑产业的迅速发展而基本成型。据明代归安县沈氏所著的《沈氏农书》记载,“池蓄鱼,其肥土可上竹地,余可雍桑,鱼,岁终可以易米,蓄羊五六头,以为树桑之本”,可取得“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千年的智慧,至今体现着它的合理性,“挖深鱼塘、垫高塘基、塘基植桑、池中养鱼、池埂种桑”的综合种养殖模式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也孕育出了特有的生态农业文化,并且成为了我国乃至世界史上人们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一个伟大创举。它是世界传统循环生态农业的典范,是一项重要、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

自 2013 年 3 月份开始,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继续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加强对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农业部在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了遗产发掘工作,通过地方政府申报、省级行政管理部门审核、专家评审、现场考察等程序,最终确定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等 20 个传统农业系统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业部评审专家认为,湖州“桑基鱼塘”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农业产品、丰富的生物资源、完善的知识技术体系以及较高的美学和文化价值,在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

“处处停蚕箔,家家下渔签”,这样一幅桑茂、蚕盛、鱼旺的湖州水乡美景还吸引了央视导演的目光。2014年12月,中央电视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列纪录片摄制组一行五人来湖州取材拍摄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目前,该分集正在紧张拍摄中。据了解,摄制组先后来到南浔和孚荻港村、菱湖射中村、湖州淡水鱼博物馆、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院等地取景,进行为期半个多月的拍摄,该片摄制完成后将在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农广天地》栏目中播出。

世界公认,低耗高效“零”污染

湖州传统的“桑基鱼塘”模式,被国际粮农组织确认为最好的生态模式。“桑基鱼塘”这一模式是集多种循环类型为一体的、完整的生态系统,其特点是:农民利用生物互生互养的原理,建立起鱼荡和桑地有机结合的生态系统。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主要优点 : 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蚕茧多。这就充分表明了“桑基鱼塘”循环性生产的相互关系。在这种循环性生产的系统中,“桑”是生产者,它利用太阳光能、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桑叶。用桑叶喂蚕,这样使桑叶的营养和能量沿着食物链首先转给了蚕,蚕是一级消费者。蚕吃了桑叶后放出的蚕沙、蚕蛹投放到池塘中,作为鱼的饲料。在这条食物链上鱼是二级消费者。鱼塘内的微生物可以分解鱼类、藻类以及各种有机物质,使其转化成为简单的无机物质,如氮、磷、钾等元素,混合在塘泥中,以后又随着塘泥还原给桑基。在这一食物链中,微生物成为有机物质的分解者和还原者。在栽桑过程中,有一部分桑叶和枯枝落到基上或鱼塘里,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使有机物转化成简单的无机盐类,释放到土壤中,成为桑树或其他作物(蔬菜、甘蔗、果类)的营养物质又被吸收利用,也就开始了另外新的物质循环。

桑基鱼塘系统是一种具有独特创造性的洼地利用方式和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其最独特的生态价值是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零”污染。这种复合人工生态结构的实践,在当今世界已成为被公认的一种低耗、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