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版“抢人大战”: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为上计

发布时间:2018-04-03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陈蓉

人才争夺的理想效果,便是要让各个城市在找寻到自己所需人才的同时,一边互相“较劲”,一边也取长补短,最终实现整体城市生态和质量的优化

■ 朱昌俊

今年以来,全国多个城市陆续发布“引才”新政,符合条件的人才将获得包括落户、租房补贴、安家费、创业贷款等多方面的政策激励。而正处于从紧户籍政策下的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也坐不住了,3月下旬以来相继发布人才新政,向全球征集高端人才。这场人才争夺战可谓去年各地出台引进人才政策的升级版。

京沪等一线城市今年高调加入“抢人大战”,意味着这一轮人才争夺战已达到一个新的维度。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京沪“参战”,意味着抢人大战已经覆盖全国主要城市,“战争”的疆域扩大;二,过去是二线城市处于攻势,一线城市以“守”为主,但如今则是双方同时发力,并且由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的竞争,升级为在全球范围的人才抢夺,“战争”的含金量进一步提升。

有什么样的人才,城市才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对于人才的渴望,是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迈向更高台阶的必然要求。从这个角度说,人才争夺战在各个城市之间展开,首先是城市发展活力的一种体现。不过,虽然名为人才争夺,但这场“战争”绝不应该是零和博弈。事实上,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节点上,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和长处。那么,人才争夺的理想效果,便是要让各个城市在找寻到自己所需人才的同时,一边互相“较劲”,一边也取长补短,最终实现整体城市生态和质量的优化。

比如,较之于二线城市主打“送房,送户口”的招才政策,一线城市上海引才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突出了从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上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如对高端人才实行量身定制、一人一策的引进办法,并且着力于优化人才评价机制,突出市场作用、同行评价。这一点,显然值得所有二线城市学习。

相较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引才,则更强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像降低落户门槛,给予租房补贴,等等,都展现了更为开放的态度。这方面,一线城市无疑需要更好地平衡。当然,一线城市在法治环境,公共服务,行政效率方面的优势,也是诸多二线城市需要努力看齐的。

而除了互相学习,还有一些问题,是所有城市在人才竞争上所需共同克服或改进的。这轮抢人大战,都突出了“人才”定位,一般都有学历上的明确要求。但是,城市发展,既要厚待高素质人才,也要保障低技能劳动力的平等就业,不能因为抢夺“人才”,就造成对普通劳动者的挤出效应。毕竟,一个城市要实现高质量均衡发展,合理的人才生态和人力资源结构甚为关键。

另外,抢人大战,固然需要优渥的人才吸引政策,但更需要能够安放人才的产业容量,并与人才就业、生活相匹配的公共服务水平。在这方面,如何优化创业创新环境,打造公平的市场业态,并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产业结构,对留住人才和城市的长远发展,尤为必要。这更考验城市的留才之心,用才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