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教育“大咖”将齐聚盐田 探索未来教育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8-03-23来源:深圳新闻网编辑:潘峰

深圳新闻网讯 (记者 潘峰)3月28日-3月29日,盐田区将举办“2018新时代未来教育与项目式学习高级研讨会”。届时,国内外教育“大咖”将齐聚盐田,以探讨交流的模式,碰撞思想火花,传播创新理念,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

据悉,为积极推动“课堂革命”,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深圳市盐田区教育局协商决定,2018年3月28日至29日,盐田区将举办“2018新时代未来教育与项目式学习高级研讨会”。

研讨会将汇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优秀校长、教育局长、科技界精英,积极开展交流与沟通,分享优秀的实践案例,为中国未来教育建言献策。此外,会议在两场主旨论坛基础上,还设置了以项目式学习为主题的六个专题工作坊。

盐田高级中学

盐田区实验学校

盐田区云海学校

盐田区外国语小学

盐田区乐群小学

盐田区梅沙小学

 

都有哪些专家亮相盐田?先睹为快。

曾天山,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主持多项教育部及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在政策咨询研究领域、应用实践研究领域及教育学科建设领域著有多本专著。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教育报》《教育研究》《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高等教育研究》等学术报刊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研究成果多次荣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王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未来学校、学校建筑与学习空间、STEM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主持十余项科技部、教育部重大项目与课题,并参与多项决策制定研究工作,参与了科技部“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研制,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制定,教育部“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战略目标论证。2003年主持的全国“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的实施项目被评为科技部优秀项目。2006年主持的中国科协项目《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监测与评估基础研究》被评为优秀成果。出版著作8部,发表论文40余篇。曾获教育部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决策服务一等奖,科研成果二等奖。

陈如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院学术委员,访问学者、博士后合作导师。

1992年、1998年分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博士。曾任杭州教育学院干训处教员,北京市第五中学副校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深圳南山附属学校校长,深圳南山区教育局副局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处长、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现主要从事教育领导与管理、基础教育创新、现代学校发展、区域教育规划等方面研究。主持《学校发展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区域有效教研工作机制研究》等多项课题。

祁伟,高级工程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总编辑。

2015年起任《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总编辑以来,积极倡导教育实践者开展学术研究,特别是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特别关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组织开展计算思维、信息素养等教育课程的开发与推广。

王永丽,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从事基础教育杂志编辑出版工作十年,现任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基础教育参考》杂志主编,《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副总编。近年来,主要关注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协同发展和研究、学生学习素养的测评以及未来教育家的成长。

叶文梓,深圳市教科院研究员、院长,深圳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国培计划”专家。

学术兼职:全国教育评估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教育国际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教育政策与法规专业委员会理事。一直从事教育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深圳教育问题和地方教育政策研究;二是教师教育研究;三是教育制度研究。

李臣(笔名李臣之),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基础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师范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

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在Sense Publishers、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出版著作20部,获深圳市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13);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2014);广东省第六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6、2017);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2013);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5)。

徐启贵,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黄建平,现任铜陵市铜官区教育局党工委书记、局长。工程师。曾任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区信息化建设办公室主任。来自我国均衡教育发源地——“中国古铜都”安徽铜陵。

多年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获评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义务教育“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实现零择校、零择班,群众广泛认可。高质量推进“校校通、班班通”,教育信息化走在安徽省前列。

解慧明 ,理学博士,高级教师,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获奖荣誉:主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教育》、品质西安教育科研系列丛书之教育评价《西安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探索与实践》、品质西安教育科研系列丛书之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名师成长助推器》、品质西安教育科研系列丛书之教师发展《提升教师综合素质途径的创新实践》、品质西安教育科研系列丛书之特色课程《基于提高教育质量品质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曾获得由陕西省政府、陕西省教育厅认定的4项省级科学技术一、二等奖级,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二等奖。

沈军,北京市八一中学校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海淀区高中教学专家组成员。

作为北京市八一中学新任校长,用他敏锐的目光,先进的办学理念,民主的管理风格,务实的工作精神赢得了全体教职员工的信任与支持。 沈军校长1989年大学毕业后就自主选择来到北京市八一中学,先后承担物理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德育主任、德育副校长、教学副校长工作,多年一线教育教学的工作为他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让他把工作关注的目光始终定位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

 

李天才,现为深圳市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民盟深圳市基础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民盟盐田总支副主委、盐田区政协常委。曾先后任盐田区田东中学政教处主任、盐港中学副校长、盐田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兼任广东教育学会理事、深圳市化学教育学科委员会副理事长。

多年来,他悉心于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丰硕。教育教学和管理论文20多篇发表或获市级以上一等奖;设计制作“物质燃烧条件”的教具获教育部三等奖;参与《中学微型化学实验与探究式教学研究》,撰写结题报告,并代表课题组向专家组作报告,并以优质课题结题,评为广东省第六届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他先后获得全国化学竞赛优秀辅导员、优秀园丁、盐田区中青年骨干教师、盐田区教育先进个人、盐田区中学化学学科带头人、盐田区名师先进个人、深圳市优秀教师等荣誉或奖励。在2017年末,获评南方都市报“年度教育改革创新领军人物”。

Frank Locker(弗兰克•洛克),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建筑设计学院教授、博士。构想并共同教授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和建筑师设计学院课程,在哈佛大学创建《未来的学习环境》(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Tomorrow)课程。曾荣获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年度教师、年度策划人。

Pekka Peura (佩卡•佩拉),芬兰教育家和作家,他教授物理和数学已有10年的历史。在过去的8年里,Peura一直在开发一种个性化学习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适用于每所学校和所有学科。这项工作仍在进行之中,但已对数以千计的教师产生了巨大影响。他还定期在芬兰各地旅行,教育其他教师如何发展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如何在个性化学习中使用计算机。

Zishan Sheikh,现任英国盖亚(Gaia)科技公司区域总监,他拥有扎实的跨学科经验,以及多年来潜心研习IT行业,领导和提供符合客户业务愿景和战略的IT转型变革;包括新的企业内联网,商业智能工具,文档管理系统,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拓展,多站点VOIP解决方案,混合集成云解决方案,复杂AV解决方案,混合开源方法/免费软件和标准工具,并支持多种形式和操作系统终端用户设备和服务。

在入职盖亚公司之前,曾在校执教4年,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担任Academy @ Peckham信息和通信技术教师,跨越能力范围(KS3 - KS5)进行教学。领导了关于VLE的全校插入课程,支持和指导在线课程/资源的实施。执教跨学科课程,包括学术和职业相关的二级和三级课程。也曾担任剑桥教育高级技术顾问。

Nancy Stewart(南希.斯图亚特),美国CAN 国际教育基金会理事会理事长STEAM全球项目主任。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学院、威廉斯密斯学院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拥有二十多年的国际商业和非盈利教育经验并致力于通过国际创新教育项目的开展,帮助与推动优秀青少年学生的学术提升与未来发展。

Nancy理事长热爱中国文化,积极支持并全程参与GATE中美K12名校联盟协作与发展平台的创立,并负责相关资源与项目的协调、开展与实施工作。

杨爽,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基因产学研资联盟执行理事长。

多年从事基因组学领域的科研和产业化工作,曾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以及北京市、广东省和湖北省的若干大型科研及产业项目,推动华大基因科研平台与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先后在《Nature》《Nature Genetics》等国际顶级科学杂志发表多篇论文,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现任深圳市第六届人大代表。

陈翔,西南大学教育管理学硕士,深圳英之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在教育系统工作10年,独立开发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智慧校园系统,案例被深圳市教育局选中参展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教育部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教育应用展”,2015年主持了盐田区教育云的立项、技术研发、验收等工作,是学校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教育方面领军人物,是深圳市盐田区“智慧校园评估”的专家组成员之一。

霍伟栋,现任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助理院长、电子学习发展实验室总监。霍博士在学系内研究和任教电子商贸、工程经济与金融及再新能源等学科。霍博士一直积极发展电子学习和STEM教育,团队开发了iClass互动学习平台,除了在香港大学应用外,在香港还有超过二百所中小学,以至上海、杭州、广州、天津、四川、台湾,及美国哈佛大学等地的学校采用。霍博士今年也获香港教育局委托发展智慧城市STEM教育课程,为超过一百所学校的精英学生提供培训,发展智慧城市项目。霍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也荣获香港大学杰出教学奖、工程学院最佳教师奖及香港工程师学会紫荆领导奖。

秦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文学学士,教育学博士。

2008年至2011年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从事访问研究。主要从事德国教育、国际教育政策比较、研究生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著有《德国基础教育》(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等。

曹培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中国未来学校联盟秘书长,兼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未来教育专委会理事。

多次参与国家教育政策文件起草工作。现主持和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青年基金等各级课题10余项,在《教育研究》《人民教育》《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李正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曾在省重点高中担任物理教师,参与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借调教育部期间参与核心素养研制、小学科学课标和普通高中课程修订等工作,具有课程教学理论、实践和政策研究经历。发表论著40余篇(部),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以及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课题项目20多个。

李红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学博士。2012年任职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教育策划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副秘书长。

主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区域课程领导力调查研究”“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构的现状、问题与展望”等专项资金项目;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校长课程领导力与学校课程治理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年基金课题“北京市中小学学校课程制度创新研究”等课题。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比较教育研究》《现代教育管理》《教育科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康建朝,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芬教育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与芬兰坦佩雷大学联合培养教育学博士。

曾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全额资助,赴芬兰留学。工作后,又赴芬兰访学。合著《芬兰基础教育》,在《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环球时报》《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教师》《世界教育信息》等报刊发表多篇有关芬兰教育文章。目前研究方向主要为中芬教育比较、宏观教育政策比较。

王建利,杜克大学MBA,弗吉尼亚理工大学Ph.D,北京开普博雅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翊翎·未来教育投资基金合伙人。自2001年开始,参与创办了中美文化教育交流中心(CCEC),推动在美国主流学校的中国文化与语言学习以及中美之间的教育合作。

过去近十年来,投资、搭建了多层次的中美优质国际教育整合平台和项目,例如STEAM中国分会、创新学校国际协作平台、GATE (GlobalAssociation of Talent Education)、探月学院、一土学校,等等。作为迄今杜克大学来自中国的最大捐赠者,深入参与了昆山杜克大学的创建,并担任其教育基金会理事。坚持教育创业是有高门槛的,教育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中国的教育创新有信心可以引领世界。目前领导的北京开普博雅教育科技公司及STEAM国际研究院是中国领先的面对学校的综合STEAM教育方案提供者。

朱凯,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计算机工程硕士。现任北京市八一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海淀区科技教育学科带头人。

主管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务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科信、艺术、体育中心等。在指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国际化办学、学生海外留学生涯规划、科技教育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多次受邀参与各类媒体教育国际化访谈节目。

孙晓奎,《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创客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全国规划课题主持人。

曾在外研社、人教社从事课程研发、师资培训、教科研等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跨学科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