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尹传刚
深圳“超充之城”建设,又进一步。目前已累计建成超充站1002座,率先实现超充站数量超过加油站,充电枪数量超过加油枪。
202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力争超充站达1000座。如今,千座超充站的目标如期达成。深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速度与效率。这让人们对深圳建设世界一流“超充之城”充满信心。
充电站之于新能源汽车,就像加油站之于燃油车。充电桩配置少、充电时间长,是新能源汽车推广落地的“痛点”,而分布合理的超充站恰是“止痛良方”。深圳加快高质量建设“超充之城”,为市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绿色出行的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汽车制造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
如今,“一杯咖啡、满电出发”,在深圳渐成寻常场景。绿色时尚的城市名片正愈擦愈亮。
超充站的建设不仅是对城市基础设施的一次升级,更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深远布局。深圳“超充之城”建设跑出“加速度”,离不开政策的因势利导,也离不开成熟的产业生态。创新型企业的领先技术和先行探索、产业链的高度配套、上下游的高效协作,构成了深圳打造“超充之城”的核心竞争力和底气。深圳要继续发挥在技术创新、产业布局和标准制定等方面的优势,持续推进“超充之城”建设,为超充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为深圳增加活力和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超充之城”建设,是一个需要多方发力配合共建的生态系统。市场参与方至少有充电桩、电池、电力电网、车企等。政府要用好“有为之手”,做好引导,调动好各方力量,一起把事情做好。要按规划节奏布局,做好系统性配套,建设更高水平、更高速度、更高密度的超充站,让新能源汽车在深圳实现“充电自由”。借此,也可进一步激活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
建设世界一流“超充之城”,打造全球数字能源先锋城市,绝非朝夕之功。深圳,行则必至、做则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