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打人老师求情,这真是爱孩子吗?

发布时间:2020-01-07来源:晶报编辑:邓雪婷

这年头,教师殴打学生乃至学生家长殴打教师的新闻时有出现。但教师殴打学生,众家长却联名为施暴教师求情的稀奇事,至少我是第一次听说。

话说,近日江苏盐城市滨海县一名学生脸被老师打青打紫的网帖在网上发酵,学校回应称,涉事老师会被依纪依规处理。然而,没几日,该事件出现反转,很多家长写请愿书,联名签字按手印,恳请安排涉事的李老师重回班级正常上课。

根据网友爆料,该老师下手非常“凶狠”,当堂殴打学生,猛扇学生耳光十多次,将学生的头部猛烈撞击黑板,导致学生左侧眼眶和左侧整个脸部大面积淤青,红肿发紫。更不可理喻的是,如此痛下狠手殴打学生,仅仅是因为该学生漏整理了两道数学错题。

如此严重的体罚,已经明显触犯法规。家长联名为其求情,说明该教师的能力、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得到家长认可的。报道说,“七(1)班第一次考试排名全校倒数第一,后来在李老师引导下,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现在家长揪心得不得了,很多家长哭得很厉害。”“李老师虽然是语文老师,但‘什么都管’”。

显然,家长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李老师”能够让班级出成绩,这就够了。孩子成绩或者具体说学习成绩,是他们衡量教师优劣的重要标准乃至唯一标准。他们联名让教师“回归”,出发点当然是为了孩子,严师出高徒嘛。

但是,首先家长们应该看到,这样严重的体罚,已经明显触犯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不是集体求情就能解决的。这是现代社会里一个起码的法治常识。其次,家长们还应该看到,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学习成绩并不是全部。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品质等比考试分数更重要。一个一味靠“高压”取胜的老师,可以让孩子分数好看,但恐怕难以在孩子的心灵发育过程中给予好的帮助。

这样一个荒诞故事,也是当前集体性教育焦虑的一种折射。想一想,还有多少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伤害的现象发生?

[编辑:邓雪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