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免成绩作假”事件,掀开了内部子弟“隐形福利”的一角

发布时间:2020-06-22来源:晶报编辑:杨春丽

彭健

前不久,有网友爆料称,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陈玉钰大学期间所修21门必修课中,有6门课挂科或缓考补考,但成绩却被修改,最终被保送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陈玉钰的父母均为西南交大的老师。

对于这起事件,西南交大近日发布了调查处理通报,证实了该校学生陈玉钰在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方面存在弄虚作假行为,但给出的处分却耐人寻味。

西南交大取消了陈玉钰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校方免除了帮助作假的教务处领导尹帮旭的副处级职务,由管理岗6级降为9级;本校教师陈帆,也就是陈玉钰的父亲,给予记过处分,并被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西南交通大学还对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处理。

应该说,这是没有“伤筋动骨”的处分决定,与这起事件的恶劣程度相比,显得格外“温情”。而这起老师女儿“推免成绩作假”事件,也掀开了高校内部子弟“隐形福利”的一角。

湖南某985高校一名行政管理人员曾对媒体坦言,内部子弟转学或是转系,一直被业内认为是一种“隐形福利”。这位高校内部人士还透露了一条“曲线入学”的“秘密通道”,“原本是艺术专业的学生,专业课找关系通过后,高考只需要300多分就能录取。入校后一个学期再转到非艺术的热门专业。”

“有些关系特别硬的学生,会有学校领导亲自‘打招呼’,暗示给他的各科成绩打高分,因为平时成绩的排名直接影响到有没有保研资格。”湖南某高校一位不愿具名的副教授透露,有的学校会专门组织一场保研资格考试,考前漏题、直接修改分数等乱象丛生。

这样看来,西南交大老师女儿的这种“稳形福利”虽然恶劣,且引发举国关注,但未必是孤案。现在西南交大的事件已经告一段落,那么其他学校的情况又怎么样呢?这是一个问题。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之一,优质的教育资源获得与失去,往往与个人命运的流转紧密相联。某种意义上,高校内部子弟的“隐形福利”也是一种“隐性腐败”。对于这样的腐败不能就事论事、高举轻放,而应该举一反三、顺藤摸瓜,重塑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