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探索

与野生动物相处,公众要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20-08-13来源:《中国生态文明》杂志编辑:邓雪婷

我们的命运与野生动植物休戚相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野生动植物。守护自然,就是在争取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明天。

我们能做的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特别是一些摄影爱好者,在拍摄期间要尤其注意。

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

短尾矮袋鼠(quokka)是澳大利亚的社交媒体明星,这些有袋小动物表情友好且不太害怕人类。但是,意欲拍下短尾矮袋鼠照片的游客经常用食物诱惑或直接将短尾矮袋鼠赶入镜头内,从而打扰了动物的日常觅食行为,使其承受了压力。

如果摄影者处在短尾矮袋鼠或是其他好奇的小动物的附近,请等待其主动靠近您,然后快速拍照,让其继续前进。

另一面,对于人类来说,接近某些野生动物可能会造成致命后果。每隔几年,黄石国家公园就会出现距离野牛(bison)太近的粗心游客上演侥幸逃生的故事。2015年,加利福尼亚州,一名男子尝试与响尾蛇(rattlesnake)自拍时被咬伤(万幸没有丧命)。还有人在与熊自拍时被袭击。

在野生动物周围时,一定要谨慎,仔细阅读所在地的警告标志,不要小看任何熟悉的物种。如果喜欢摄影,建议购买合适的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或者可以使用数字望远镜,用双筒望远镜作为临时变焦镜头。

不要投喂野生动物

请勿触摸或喂食野生生物,即使动物来乞求也不能投喂。

“亲密接触”野生动物,不仅接触者很可能会在互动时被传播病毒,而且也会干扰影响野生动物的习性。人类的食物可能导致野生动物出现健康问题,而过于适应人类和人类食物的捕食者往往会因此遭殃。投喂行为会因为食物来源过度单一化而让野生动物营养失衡、健康状况下降,过度依赖人为饲养,导致无法在自然环境中生存。

停止对照片进行地理标记并清除照片上的GPS数据

随意发表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可能会使一头犀牛或者大象被盗猎者杀死。

每次拍摄照片时,智能手机或数码相机都会自动为该图像记录元数据:日期、时间、GPS位置等。在网上看到这张照片的任何人都可以获取该信息,而偷猎者可能距离猎物只有几步之遥。

2018年,怀俄明州旅游局曾恳请游客停止对照片做地理标记。当时,一些“网红”上传了当地原始的三角湖(Delta Lake)照片,并附上了地理标记。后来,游客蜂拥到湖边小路以及其周围拍照。

科学家正在解决这类问题。爬虫学家总是会非常小心地清除原始地理数据,以免非法爬行动物收藏者发现并捕获这些动物。随着学术界越来越朝着开放出版的方向发展,生态学家要努力判断有多少稀有物种的位置信息可以被分享。他们还必须保护自己的数据库——比如在印度,偷猎者试图利用戴项圈的老虎的GPS信息入侵数据库。

最佳解决办法是在发布照片之前就清除上面的关键数据。或者,可以选择通用标签(如大提顿国家公园),而不是特定地点(如三角湖)。

沿路而行,不要移动大石块

我们都见过由石堆标志出的远足集合处,或是沙滩上人为堆起的鹅卵石。近几年,这种现象越来越频繁。仅2016到2017年,在阿卡迪亚国家公园的两座山上,志愿者们就不得不拆除了近3500个石堆。

移动一两块大石头看起来不算什么大事,但随着时间流逝,这种行为会给野生生物带来麻烦。例如破坏美国东南部濒临灭绝的美洲大鲵(hellbender salamander)的栖息地,阻碍鱼类通过,破坏无脊椎动物的栖息地,或压碎鸟蛋,加速土壤暴露后的侵蚀等。

在一些地方,人们的脚印可能会破坏景观。在死亡谷(Death Valley),毫无戒心的游客经常走过盐滩去拍摄“风帆石”——这种石头会像变魔术般在整个海滩中来回移动。但是雨后,盐滩上就会留下摄影者深深的脚印。这些脚印会持续存在数年,阻碍石头的移动,破坏生态环境。

请务必沿路而行。这或许意味着将无法获得理想的照片,但这种限制也将激发新的创造力。

发现野生动物交易,可以这么做

如果经营者没有陆生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检疫证等合法证件,可判断为非法交易,可举报。

2020年1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公告,社会各界发现违法违规交易野生动物的,可通过12315热线或平台举报。

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依法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核发的狩猎证,并且服从猎捕量限额管理;禁止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或者使用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违反上述条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和违法所得,并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充分认识食用野生动物的健康风险

市场上出售的很多野生动物有非法捕杀、繁育、非法经营以及未经检疫等问题。作为消费者,要充分认识滥食野生动物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风险极高。如果不小心误食,建议拨打当地市民热线咨询并确认是否存在健康风险,以及是否应举报售卖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