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稿件库

深圳盐田“全域+全季”打造世界级滨海城区旅游高地

发布时间:2020-08-14来源: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编辑:潘峰

盛夏,梧桐山下、梅沙湾畔,海风穿过海滨栈道,掠过深圳盐田港区,刮进沙头角中英街,这座山海城区的魅力画卷由此展开。

这里是“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有梧桐烟云(梧桐山)、梅沙踏浪(大、小梅沙)、一街两制(中英街),还有航运繁忙的盐田港、行业领先的周大福、享誉全球的万科中心、创新引领的华大智造……盐田,是深圳唯一与香港水、陆相连的行政区,首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19年,盐田区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01.64亿元,同比增长10.6%。

盐田历史悠久,大梅沙海湾沙丘遗址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近年来,盐田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确立了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的新定位新目标。以“全域+全季”旅游为核心理念的“旅游+”和“+旅游”战略在盐田落地生根,丰富的山海港城资源、不断优化的旅游产品供给、正在转型升级的重大旅游项目、持续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让盐田成为文旅创新高地。

盐田大梅沙海滨公园重建项目效果图。

打破空间壁垒

闯出共享共生路

2019年,盐田区政府根据“全域+全季”旅游发展及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定位,为实现文化、体育、商贸、工业、交通等产业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提高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出台了《盐田区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该办法系深圳市出台的首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政策,以“旅游”为核心,重点扶持旅游、创意设计、影视动漫、演艺音乐、文化软件及游戏、艺术服务、体育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和机构,最高可一次性扶持500万元。同年10月,以“引客入盐”为主题的盐田旅游6条精品路线发布,包括自然探奇、亲子研学、味蕾盛宴、户外体育、惬意度假、文化传承等多个主题。

引客入盐,不仅是让资源进入、客流到来,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功课,充分依托盐田74.9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其中超2/3是生态控制线面积),构建从基础设施到氛围营造都能物尽其用的“主客共享”空间。

“智慧图书馆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主客共享平台。”据盐田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盐田区结合“全域+全季”旅游特征,大力实施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示范项目——智慧图书馆,截至今年7月,共在公园、栈道、景点、商圈先后建成并开放听海、灯塔、邂逅等10个无人值守的智慧书房,联合洲际、凯悦等酒店建设4个“粤书吧”,与深能环保、安多福等企业联手建成传统文化、健康环保等5个社会文化分馆。

“智慧书房、文化馆社会分馆、‘粤书吧’,采取‘政府主导、企业投入、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由企业投资运营,政府提供配套设施,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最终形成共生共融的交互方式。”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利用各种公共资源,打造出主客共享的新空间,既能服务游客,又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闲阅读的空间,增添了城市文化气息。

“海边栈道像亲近大海的纽带,沿栈道而建的智慧图书馆就像一颗颗明珠串联起这天蓝、水碧、湾美的精彩图景。”游客张女士对位于大梅沙海上运动中心的听海图书馆青睐有加。

据悉,听海图书馆于2018年11月启用,作为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无人值守智慧图书馆,至今已接待了上万读者。

来到听海图书馆,即便你是初到深圳没有借书证的游客,也可以通过扫描门口的二维码绑定身份信息,获得虚拟读书证,经过人脸识别进入室内,享受阅读生活。馆内面积约50平方米,配有旅游文化、海洋科普、文学历史、儿童绘本等图书、期刊,以及一台自助借还书一体机、一台自助图书杀菌机,并同步提供资源下载设备,可让读者同时体验数字化和线下文本阅读的魅力。

此外,图书馆内还隐藏着许多“黑科技”。比如,实时滚动消息的智慧屏幕可精准显示进入馆内的人数和监控画面,并同步至盐田区图书馆总馆后台。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相关部门可第一时间采取行动,予以支援。与此同时,进入图书馆的人脸识别系统在疫情期还新增了读者体温显示,而为了保障借阅安全,图书杀菌机也可实现30秒安全消毒。

张女士说:“很喜欢这里的一些细节。比如,窗帘帷幔,选的是深圳海事图、老新安城区的历史地图。我们坐在屋内,透过帷幔的历史图解远远望向大海,意蕴悠长。”

图书馆,是城市的室内大客厅,是文化交流的驿站。“我可以在图书馆待上一整天。”读者小庞说,盐田图书馆经常会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公益活动,有梧桐树下的诵读、亲子绘本读书会,还有名家名著导读……

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开放、包容是这座城市深入肌理的特征,盐田区打破空间壁垒构建的共享图书馆只是一个典型个案。而在盐田,还有诸多美好的生活、共享共生的场景等着人们去感受、去发现。

沙头角中英街进入了发展新时期。屈文琳/摄

生态人文先行

催生新经济增长点

“我们梅沙海底珊瑚丛生,还引来海豚戏水,这是这里的海洋生态好、水质好最直观的体现,也是我们酒店线上宣传最吸引客人关注的热点。”位于大梅沙海湾的京基洲际度假酒店总经理马静透露,今年进入5月,当疫情趋于稳定后,酒店的营业额直线上升,暑期基本进入满房期,这和梅沙海湾自然生态好以及配套设施、服务品质高有着密切关系。

无独有偶,位于大梅沙海岸的海上运动中心市场总监韩春艳表示,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运营造成了影响,但在疫情严峻期,工作人员并没有休息,而是把时间用在了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旅游新产品的研发规划上。因此,随着“畅游山海、约惠盐田”系列促消费和深圳黄金海岸旅游节等活动的推出,海上运动中心携手壹海城、奥特莱斯等展开交互合作,实现了消费引流,为中心带来了暑假客流小高峰。据介绍,目前中心比较受欢迎的是帆船、帆板的青少年夏令营和亲子出海体验、珊瑚保育等项目。

在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东部华侨城,夏日家庭套餐的推出让这里恢复了往日的活力。“这边空气好,配套设备完善,还是5G智慧景区,正好假期带孩子来感受一下。”来自东莞的李先生选择了在景区酒店住一晚、玩两天的家庭套餐,看看茵特拉根小镇的苏格兰风笛表演,再去茶翁古镇感受一下古风茶韵,在大峡谷欣赏山海人鱼……两天的行程精彩纷呈。

据盐田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局长彭洁透露,东部华侨城在原有乐园项目改造升级的同时正在积极推进“康养小镇”建设,举办健康生活艺术节。彭洁认为,好的生态环境,以及软硬件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产业兴盐”。

近年来,为守护盐田的“绿水青山”,盐田区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森林资源综合治理,创建了全国首个国际生态安全港,空气质量连续五年优于欧盟相关标准,主要河流均达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

在盐田有一个国内首创的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该平台于2016年9月28日上线,目前,已建成集微信公众号、网站、手机App于一体的服务应用体系。通过该平台,企业、市民可根据低碳出行、餐厨垃圾分类、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等获得相应的碳币奖励。该平台有效调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民参与积极性,活跃了碳币交易,带动了生态旅游新风尚的形成。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平台总注册数达到15万,发起、举办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活动超过2000场,颇受市民欢迎。

除了自然生态保护走在前沿外,盐田的非物质文化建设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沙头角鱼灯舞、麒麟舞、疍家文化等客家非遗文化在此得到很好传承。

穿过中英街,走进沙头角鱼灯舞广场,二十余名男子手举鱼灯,穿过龙柱、水布等模拟海底世界场景,随着锣、鼓、钹、高音唢呐、低音唢呐和螺号而舞,演绎出了鱼跃海上、生活富足的场景。

吴天其,沙头角鱼灯舞的代表传承人,年过七旬的他现在担任“鱼灯舞博物馆”的解说员。据他介绍,鱼灯舞有着300多年历史,鱼灯套具的制作不但讲究形似,也追求神似。制作过程通常先用竹篾扎架,再按照各种鱼类的首尾身形、鳞鳍皮色描线和着色,然后再刷上桐油防水,最后在头节的中间装上两个竹节,竹节内插有蜡烛,当夜间舞动鱼灯时,蜡火有如流星般灵动。而由于各种原因,鱼灯舞曾失传了40年,2003年中秋节,才再次在中英街回归广场上演,传统的鱼灯艺术得以重现异彩。

近年来,盐田区加快了人文生态保护、旅游产业齐驱并进的步伐,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除了挖掘本地资源外,还成功引进了故宫紫禁书院落户盐田,打造深圳文旅新坐标。立足特色产业优势,用好盐田港、周大福珠宝、华大基因、大百汇生命健康产业园、东部通航等企业资源,探索形成“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

在沙头角中英街,“国保”中英街界碑、中英博物馆、鱼灯舞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景点与购物消费等有机融合,进入了“旅游、观光、购物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步发展的新时期。在深圳市六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深港合作的三个重点发展片区——前海、河套、沙头角“同框出镜”,沙头角将被打造成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当前,盐田正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机遇,力争使沙头角成为集跨境旅游合作区、国际商贸消费先行地、深港先行先试承载平台于一体的文旅消费高地。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市盐田地区生产总值达324.25亿元,同比增长4%,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而同期,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1%,盐田增速跑赢了全市平均数。

盐田港

山海城港融合

共圆绿色发展梦

一业带百兴,深圳盐田从规划开发、投入建设、管理经营等多方面,将旅游产业布局与城区发展布局整合起来,推动山海港城资源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城区品质提升,构建“山海港城皆可观光、春夏秋冬皆可畅玩”的全域全季旅游格局。这是盐田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未来盐田旅游事业、产业的趋势走向和发展目标。

2019年12月10日,陪伴了深圳人20年的小梅沙海洋世界闭园,正式进入升级建设改造期。作为深圳市首个旅游景点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小梅沙片区城市更新单元建筑方案设计通过国际招标已确定最佳方案。未来这里将以构建山海小梅沙、小城小梅沙、人文小梅沙、和谐小梅沙为设计指向,通过降低群体建筑高度和体量,让人们在视觉中心地标建筑中体会梅沙地域元素的现代风貌,形成集自然体验与人文生活于一体的亲水、错落的多向度空间,打造集旅、居、业于一体的国际化、世界级都市型滨海旅游度假区,而广受大众关注的新海洋世界计划于2022年9月底试营业。

今年6月,全长约19.5公里,西起海山东三街,串联起沙头角、盐田港、大梅沙、小梅沙,东至揹仔角的盐田区海滨栈道贯通开放,这个亲近最美海岸线的工程一时间成为众多游客的“网红打卡点”。

据深圳市盐田区工务署副署长曾剑文介绍,工程项目以“保护生态、统一协调、全线贯通”为原则,主要采用桩基结构,使得整个栈道的抗风浪性有了一个根本提升。而在栈道沿线周边,大梅沙旅游集散中心、梅沙中小运量环线、梅沙旅游客运码头、大梅沙文旅小镇、半山公园带等项目也在建设推进。

随着疫情趋于平稳,世界海岸赛艇沙滩冲刺赛、世界杯国标舞和环球巨星公开赛等国际赛事的准备工作已悄然启动。8月的大梅沙海湾,已是人来人往。

据了解,今年5月,盐田区委发布了《以“体育+旅游”建设海洋体育“一中心三基地”行动方案(2020-2025年)》,并将其列入2020年区委重点改革项目,提出建设海洋体育运动产业基地的目标。“一中心三基地”包括全国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以及海岸赛艇等水上运动国家队训练基地、海洋体育运动产业基地、海洋体育休闲旅游基地,以期形成“以体促文,以体兴旅”的联动效应,逐步实现海洋体育企业集聚化、规模化的发展目标,形成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力量互补的赛事格局。

今年底,深圳地铁8号线将开进盐田,“深圳第一峰”梧桐山景区、“一街两制”中英街、大小梅沙等景点由此将串联起来。届时,叠加假日专线、观光巴士等公共交通供给,依托257公里绿道网络、19.5公里海滨栈道建成的环绕全区“1+7”慢行交通系统,以及东部航空开通的低空、海上游览路线,多维度立体化旅游交通体系将释放“1+1>2”的联动效应,为游客出行带来更多元的选择,便捷度也将提速换挡。

盐田港是盐田区的产业名片,如何将港区产业和城区文旅有效融合?规划建设中的翡翠岛应该是港城融合创新发展的典范。

翡翠岛广场项目地处盐田港区,项目用地面积约5.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2.9万平方米,包括塔楼、裙楼和地下室,地下室有两层,地上主楼有40层,主要用途为办公、商业及酒店。目前,项目主体工程施工已基本完成,并已完成了竣工初验、消防验收、规划验收、环保验收等。未来这里会齐聚国内外重要船务、航运公司,同时航运博物馆、航运中心也规划在内。也就是说,翡翠岛不仅会成为产业承载区,还将成为航运历史、文化的保护区和科普基地。

站在翡翠岛广场大楼远眺正在建设中的盐田港东港区,该区用地总面积达177.5万平方米,包括一期工程、配套工程、支持系统工程、东港区与中港区连接通道工程4个子项目,拟建成全球最佳、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区,建成后将对提高盐田港区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巩固提升深圳港的干线港国际地位起到重要作用。规划显示,盐田港东港区一期工程预计于2021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2025年年底前建成投产。

“+智慧”是盐田在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基础建设的同时,探索创新提升“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作为率先开展5G试点的城区,目前盐田已实现公共场所免费WiFi全覆盖。游客可通过“i游盐田”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畅游盐田”微信服务号,获得“全景式、全业态、全程化”的服务。此外,盐田还携手腾讯构建智慧文旅系统,完善游客服务、在线监控、指挥调度、大数据分析等功能。疫情期间,重点景区更是增设了智慧测温、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设备,以”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筑牢旅游安全生产防线。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未来,盐田将朝着打造公共文化改革示范高地、东部滨海体育示范高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示范高地的定位发展,全力推进辖区文体旅游各项工作。”彭洁表示,新时期,盐田正以对标国际一流、争当湾区典范的势头,扎实推进世界级滨海旅游“盐田模式”的蝶变。(屈文琳 记者 智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