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评:设经济增长目标内涵不一样

发布时间:2021-03-08来源:深圳商报编辑:潘峰

深圳商报评论员刘伟

政府工作报告把2021年GDP增长目标设定为6%以上,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由于近年来强调“淡化GDP”,去年因为疫情没有设定GDP目标,因此,今年给出具体目标让一些观察者“感到意外”。此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曾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率在8%左右,中国政府确定6%,是不是“太低”?

GDP始终是重要宏观经济指标。在中国经济连续十几年增长10%以上的时代,以GDP为代表的经济数据反映了当时经济发展阶段、模式下,快速做大经济蛋糕、提升经济总量的客观需求和认识。近些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相应提出“淡化GDP”,反映的是经济总量达到较大规模,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逐步调整到更注重质量和效益上面。

政府工作报告谈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时提出,“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促进增长潜力充分发挥。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物价水平保持总体平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驾车从甲地到乙地,速度第一,忽视安全性舒适性是一种选择;兼顾安全、平稳,保持“合理”速度,也是一种选择。中国经济这辆车,已经行驶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更为重要。政府工作报告点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含义:“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具体措施包括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增加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量,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重要任务,统筹新兴产业布局,以精工细作提升中国制造品质。

设定6%的增长目标,还反映了实事求是的发展理念。

去年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反映中国经济具有很强韧性,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困难。事实上,发展方式转型,美国在地缘政治、科技和贸易等各方面的打压,都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难题和压力。化解压力和困难,需要制度创新释放红利,拉动科技创新、质量效益提升。制定“较低”增长指标,相当于把车开得慢一点,给紧急、突发情况预留空间,给摸索新的发展模式,通过深化改革找到新的发展红利预留探索余地。

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预防恶性通胀,将是今年非常现实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体现了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