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发布了《绿色家庭评价规范》《绿色学校评价规范》《绿色社区评价规范》《绿色企业评价规范》这4项地方标准。据悉,上述四项评价规范更好地引导全民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了深圳市绿色创建活动的标准化,在全国环境教育领域属于引领性、开创性的举措。
这其中,最有意味、与个人关联最为密切的是《绿色家庭评价规范》。在深圳,要成为“绿色家庭”并不容易,其指标评分包括基本要求、设施环境、绿色行为、绿色绩效4大项,共34个小项。像家庭环境整洁、卫生,室内无杂物堆放;种植植物,生长状况较好;厨余垃圾滤干后,每日投放至指定收集点等都被列入了评分中。
从中不难看出,这些指标所指向的都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如果更多家庭崇尚“绿色”、推行“绿色”,如果更多人能够从点点滴滴的环保细节做起,无疑会增加社会的生态价值总量。
以家庭阳台绿化为例。阳台是家与大自然最接近的地方,当人们紧张工作一天后回到家,见到阳台上姹紫嫣红的花草,心情会顿时放松下来。事实上,包括阳台绿化在内的立体绿化,已日益成为城市绿化的新趋势。
从这个角度看,阳台绿化不仅仅是私人绿化,某种程度上,它同样是一种公共绿化。一个小区,如果家家户户都进行了阳台绿化,等于每栋楼前都多出了一个绿化带。“绿”了自己的窗子,自然就装饰了城市的风景,自家的阳台绿了,城市环境就绿了。
也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阳台绿化挖掘“藏绿于民”的巨大潜力,开发出可观的绿色空间。深圳多个区在家庭、住户中开展“最美阳台”评选活动,并针对居民家中阳台的不同面积、样式,发布了典型阳台绿化方案供市民参考,就是这方面的一种积极尝试。
说到环保生活方式,网上有一种“碳排放计算器”,它有一套精确的计算公式,按照这种计算方式,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为此,你需要植一棵树;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为此,你需要植3棵树。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经发表了一份报告,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了好些小建议,比如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10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比乘汽车减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这可以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类似这样的建议,也细化成了深圳《绿色家庭评价规范》里的各项指标。例如,日常生活中一水多用,不提倡用浴缸;少开空调,多开窗,白天尽量利用日照光等。
从家庭做起,从你我做起,绿色、环保的理念深入家庭、深入日常生活的根根须须,整个城市一定会更加绿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