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新冠疫苗了吗?”最近,深圳人开始流行这样一句问候语。
根据国家、广东省统一部署,深圳现已面对18-59周岁中国内地居民开展新冠疫苗免费接种。截至3月24日,深圳已累计接种209万剂新冠疫苗,累计接种144万人。
加快疫苗接种,是当前有力的疫情防控手段。为保护高风险人群,去年6月,按照依法依规批准的《新冠病毒疫苗紧急使用方案》,我国就开始采取小范围起步、稳妥审慎、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在充分的不良反应监测和应急救治准备的前提下,对高风险人群开展了新冠疫苗的紧急接种。
新冠疫苗打了安全不、有效不?可能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有这样的顾虑很正常,但借用陈薇院士的一句话来说,“只要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它的安全性、有效性都是有一定数据支撑的。”截至今年3月27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一亿剂次,持续监测结果已经证明疫苗是安全的、有效的。
据了解,我国疫苗在研发、试验、审批、上市、储存、运输、接种等全流程都有非常严格的管理规定。有完善的疫苗冷链系统保障,储存和运输均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接种单位、医护人员都经过了专业培训和严格审核,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接种。
前期试验表明,全程接种28天后90%以上受种者都会产生保护抗体,保护效果明显。少数人接种后接种部位有红肿、硬结、疼痛,极少数人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无需处理,一般1-2天可自行恢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相关信息,从全球对新冠病毒变异的监测情况看,尚无证据证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的新冠病毒疫苗失效。
也许,我们更需要提防的是那种打了疫苗万事大吉、放松防御的心理。按照专家说法,少数人接种后仍可能不产生保护力,因此仍需做好相关防护措施,保持预防新冠感染和传播的意识,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比如,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在人群聚集的室内或封闭的场所仍然需要继续佩戴口罩。
一方面,我们要排除对疫苗的不必要的顾虑,除了孕妇、哺乳期妇女,正处在发热、感染等疾病急性期、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乱的人群以及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等人员,其他的人尽量实现应打尽打;另一方面,打了疫苗后仍然保持防御不放松的状态,避免相关认知误区。当两者产生合力,当大多数人都具有对新冠病毒免疫力,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屏障就建立起来了。
如你所见,最近,深圳一些社康门口又排起了长龙,不是测核酸,也不是组团看病,而是打免费新冠疫苗——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疫苗接种。但愿,因为疫苗,我们的生活能尽快迎来彻底解封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