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很多深圳人在朋友圈晒起了自己造访的公园。而很多人也是从朋友圈的美图中,发现深圳原来有这么多令人心旷神怡的公园。
譬如宝安滨海文化公园、光明区虹桥公园,二者分别凭借着摩天轮+无敌海景,以及深圳最美“红飘带”等吸睛的特色元素,网上网下火出圈,“一出道就是人气王”。
譬如打开大众点评网络平台,“白鹭坡书吧”被标记为深圳书店音像热门榜第一名。这家书吧位于深圳湾公园,面朝大海。慕名到这里看书、喝咖啡、看美景的年轻人络绎不绝……
2019年,深圳已实现“千园之城”建设目标,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园里的城市”。深圳的城市面积不到两千平方公里,逾千个公园就像一张绿色的网,串联起深圳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构成了深圳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成为绿色深圳的基石之一。
根据规划,到2035年,深圳全市公园总数力争达到1500个,建成社区花园3000个以上,建设郊野径500公里以上——这样的路线图确实振奋人心。
公园的意义,不仅仅只是让城市更美丽灵动,更在于让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感受到城市的悠闲与浪漫。它让居民的家园感更强烈,让生活更有诗意。
从数量上看,深圳的公园已经不少,但客观而言,深圳依然缺乏响当当的世界级名园。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一流的城市往往拥有世界一流的公园,比如纽约的中心公园,伦敦的海德公园等等。某种意义上,一流的公园不仅会为城市带来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和野趣,更会凝聚城市的精气神,成为城市灵魂的一部分。
深圳是一座志存高远的城市,也需要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世界级公园。譬如深圳高尔夫俱乐部球场用地被无偿收回后,众多深圳市民希望能在这块土地上建起深圳的“中央公园”,等等。深圳公园提升着城市形象,增强着城市竞争力,而它的能量,还有进一步被激发和释放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