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稿件库

建党百年·红色盐田③|"英雄民兵连"70载坚守初心 铸就"红色堡垒"

发布时间:2021-04-14来源:深圳新闻网编辑:郑创彬

沙头角民兵连连史馆一角

英勇对敌解救进步人士

“服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积极参加国家建设,忠实履行国防义务,遵纪守法、服从命令……”“血火里诞生,风雨中成长,战歌中走来中国民兵……”走进沙头角街道民兵连史馆的大门,振奋激昂的民兵誓词和民兵歌词尤为醒目。该馆由“前言”“辉煌岁月”“新的征程”“亲切关怀”和“后记”等部分组成,通过一张张经典照片、一件件珍稀文物,集中反映了这支英雄连队在70年发展历程中,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民兵连最初的发展和沙头角特殊的地理位置分不开。建国初期,一批特务分子沿东南沿海、香港等地边境线企图渗透到内地搞破坏。地处深圳和香港交界地带的沙头角地区,尤其是中英街成为了对敌斗争的前沿,特务分子把这里当成了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入口。“开始是敌特分子经常从香港过来,在边境搞破坏。境外敌特分子和国民党军撤退后,遗留在当地的土匪又相互勾结,搞破坏。”民兵连第一任队长刘马央之子刘伟强向记者表示。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51年5月1日,沙头角基干民兵连正式成立。成立后,民兵连充分发挥既是“兵”又是“民”的优势,配合驻军部队、公安机关与敌特分子进行长期的斗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岗下之战”。

1967年6月24日,香港爆发了以反压迫反剥削为主的反英抗暴大游行。港英当局出动大批军警残酷镇压参加示威游行的群众,通缉抓捕进步人士。沙头角新界乡事会成员温仁、温炳、吕春发等数十人被迫越过边界线暂住在中英街沙栏吓村。“7月8日,时任宝安县边防局局长的周水君同志,带领民兵连部分民兵护送进步人士由中英街返回香港。在香港界内岗下村被港英军警发现包围,并遭敌火力攻击,与港英反动军警爆发激战。战斗从上午9时至下午3时持续6小时,民兵连最终完成了掩护周水君等同志安全撤退的任务。” 回忆起这场战役,作为当时连队成员之一的刘伟强依旧记忆犹新。

“岗下之战”最终击毙敌人14人,打伤敌人49人,炸毁敌装甲指挥车一辆。在这场战役中,民兵张天生英勇牺牲,记个人一等功;连长罗奕光记一等功,连队被省军区记集体二等功。另外,5人立二等功,12人立个人三等功。由此,沙头角“英雄民兵连”的威名开始传遍全国,成为民兵连的一个典型、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