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种树一样做教育 让每个孩子释放潜能天性

发布时间:2018-03-13来源:深圳晚报编辑:邓雪婷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如今,在林园小学的课堂上,学生们踊跃提问、争当“小老师”、小组合作已成常态。一节普通的数学课上,数学教师包彦抛出一个问题:用身边的物品对教室的长宽进行测量。随后,学生们纷纷亮出尺子、书本等“工具”,有序地完成这次小组合作任务。教师包彦说:“如果课前没有设置导学单,现场肯定混乱得多。”

学生们在课堂上分组讨论。
 

据了解,包彦提到的“导学单”是林园小学开展课堂改革、打造“育苗课堂”的亮点之一。去年9月,林园小学开始研讨“以生自学、以问导学、以探助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从“知识传授”走向“问题解决”,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展示等学习方式充分参与和体验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几轮研讨,9月下旬,新的课堂模式在林园小学生根发芽。

教师发展处主任李晓洁同样也是一名三年级英语教师,她说,目前在上新章节的课前,她都会向学生发放导学单,让学生在课前对新章节的单词、语句有所了解。与普通的预习不同,导学单的设计凝聚了教师们的“心血”,导学单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学校要求导学单的设计要体现三个结合:结合教材,结合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导学单的设计力求详尽、合理,真正起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李晓洁说。

作为课堂改革重要一环,学生在自学步骤完成后,思维变得活跃起来。在四年级语文教师王静的课堂上,学生们成为了“课堂主人”,争先恐后地举手申请到讲台发言。“以往沉默的羔羊不见了。”教师王静说,“将课堂还给学生,增加了他们的积极性、课堂效率更高,在语言基础、表达和性格等方面,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塑造效果。”

除此之外,合作探究和拓展应用也是课堂改革重点。目前,林园小学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划分成不同学习小组,小组成员根据学习情况可细分为A、B、C级别,明确自己在实现目标中的角色定位,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协助他人。

去年12月,林园小学开展“育苗课堂”展示评比活动,教师陈晓娟、梁洁明获得一等奖。他们表示,课程开发、实施提升了教师课程执行力,促使教师不断反思,由此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由经验型的合格教师成长为科研型的优秀教师。对学生而言,改革成果也逐渐显现出来,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轻松的气氛中听取和采纳他人见解,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有限时间内辨析、取舍、评价、知识重组乃至创新,形成立体知识网络,学习能力大幅提高。相比其他学校而言,在生源质量较弱的情况下,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林园小学各科成绩均有大幅度提高。四年级的语文、英语学科在区调考中都过了B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