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网转载稿件

高质量实施“百千万工程” 盐田区“多位一体”全面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11-06来源:深圳新闻网编辑:黎阳

深圳新闻网2023年11月6日讯(记者 陈琳君)当下,“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推动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盐田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高位推动、精准施策,组织引导社会多方力量积极参与,探寻致富密码、谋求发展良机,全方位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起人才、技术、产业、项目“多位一体”对口帮扶新格局,全面赋能乡村振兴。

培优引才

“订单式”培训机制就地育“才”

不久前,在广西桂林技师学院顺利完成两年“定制式”校园培养计划后,90名乐业籍学子来到深圳市安科讯电子制造有限公司,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开启新一年的实训生活。

盐田区探索打造政府谋划牵头、职业院校培育教育、企业引才用才的“谋、育、用”培优引才新模式。

2021年以来,盐田区结合乡村振兴工作要求,探索打造政府谋划牵头、职业院校培育教育、企业引才用才的“谋、育、用”培优引才新模式,首度将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及东西部劳务协作相结合,对口招收乐业县“两后生”(即初、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入大学或中专院校就读的农村贫困家庭中的富余劳动力)进行“订单式”培养、“定向式”输送,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培训促就业、就业带产业、产业助发展。

作为首批“政校企”合作用工单位,深圳市安科讯电子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免除困难家庭后顾之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费全免,企业按照每生每月6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资助,每学年还有不少于两次的实习机会, “实习期间工资基本在4000元以上,学生在学习期满且考核合格后,企业100%予以接收,并作为技术骨干培养,月薪不低于7000元。” 

培训促就业、就业带产业、产业助发展。“学生入学后,学校、企业、个人三方将签订培养协议,按照‘工学交替’的方式完成技能人才培养。”广西桂林技师学院副院长李绍勇表示,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职业院校专门为“订单班”制定了特色化、个性化的培养计划,确保“订单班”培养的技能人才符合市场需要和企业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岗位适配性和市场竞争力,也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兴农

因地制宜做强现代农业产业链

11月的凌云县景色宜人,从高空俯瞰,充满着无限生机。走进凌云多年生稻种植示范基地,一块块平整规范的农田映入眼帘,在盐田区的“牵线搭桥”下,华大万物多次走进对口帮扶地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把科技服务和新技术推广延伸至田间地头,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特色产业逐渐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助推器”。

多年生稻。

“这些稻子像韭菜,割了长、长了割,种一年能管好几年!”2022年以来,依托强大的科技实力,华大万物面向凌云县、东源县等盐田对口帮扶县,引入多年生稻的轻简化稻作生产技术,以农业科技带动农业产收,“我们在当地推广‘超级物种’技术生产服务模式,探讨发展特色农业的可能性,弥补了农田旱改水、农村年轻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化解了凌云县农业现代化发展难题。”华大万物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多宝茄树。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加速器。“传统茄子是一年生的作物。我们的多宝茄树,两三年内无需重新嫁接,大大节约劳动成本。”在凌云县,一棵棵多宝茄树成了村民眼中的“神奇农作物”,“多宝茄树改变了茄子原本的物种特性,茄子由草本植物变木本植物,一次种植多年结果,颠覆了传统茄子的栽培模式,解决了茄科作物一年一种、轮作换茬的问题。”华大万物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不断纵深推进,一幕幕强村富民的场景在对口帮扶地区随处可见,充满浓厚科技文化底蕴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逐渐成为当地吸引游客、兴农致富的金字招牌,引得不少人慕名而来,品味乡韵乡愁,探寻科技奥秘。

文旅兴业

特色资源为乡村振兴“着色添彩”

山青草绿、风光宜人,处处都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好景象。依托“盐田—百色”东西部旅游协作服务平台,盐田区对口帮扶旅游消费团走进乐业、凌云,近距离感受乡村振兴下的如画美景。

乐业四季有景。

林幽、洞奇、石美、花艳、兰香……“春可看花、夏可享风、秋可观叶、冬可赏雪”的乐业四季有景。对于乐业来说,如何将丰富景观资源之优转化为产业发展之势,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在盐田区的大力帮扶下,2022年,乐业县成功引进华侨城集团(深圳侨城卡乐农业旅游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打造“奇幻农庄”“达坡水寨”“兰花小镇”农文旅产业融合示范项目,以乡村文旅产业带动农业发展,为讲好乐业农产品故事和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下坚实基础。

盐田(梅沙)—乐业、凌云对口帮扶旅游消费共建活动。

为推动对口帮扶地区文旅产业发展,增强凌云、乐业文化软实力和旅游形象,今年5月,深圳市盐田区(梅沙)—百色市乐业县、凌云县对口帮扶旅游消费共建暨梅沙旅游团首发活动在大梅沙“启程”。在为期5天的活动中,梅沙旅游团组织旅行社实地考察凌云、乐业旅游资源,并与乐业和凌云旅行社、住宿餐饮、交通服务和农特产品企业展开合作洽谈,有力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特色景观既可以让游客欣赏自然风光、品味人文历史,又能带动帮扶地区农副产品的销售,促进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盐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引导,通过建设一批示范区、示范园和产业园,促进相关行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切实将当地旅游资源和农副产品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让游客更青睐、村寨更富裕、村民更幸福。

以购代捐 

消费帮扶馆让农产品“飞”出大山

“农产品很丰富,品质也不错,值得购买!”专程前来“淘货”的居民程女士说。在位于中英街的盐田区“消费帮扶中英街展销中心”内,展列着来自盐田区对口帮扶地区(凌云、乐业等地),以及深圳对口帮扶地区(新疆、西藏等地)的各类农副产品,可方便市民“一站式”选购。

盐田区对口帮扶馆。

“中英街展销中心”是盐田区消费帮扶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全力推进线下展销、促进产销双方合作的同时,盐田区创新思路,拓宽销售渠道,依托网络直播、APP推送、小程序传播等方式,积极探索“旅游+直播带货”数字文旅新模式,并推出多条对口地区精品旅游线路、文旅产品及折扣促销活动,以“云购物”激发消费新活力,推动消费文旅行业全面复苏。

盐田全力做好帮扶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

据悉,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盐田区通过有效整合辖区优质资源,立足对口帮扶地区产业发展特色和当地文旅资源,全力做好帮扶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创新培育搭建了1个消费帮扶中心、2个消费帮扶专馆、2个消费帮扶专区,分批筛选了一批特色鲜明、品质稳定、竞争力强的品牌产品,促进深圳、盐田的对口帮扶地区农副产品品牌化、规模化,助推消费帮扶提质增效。

与此同时,盐田区还充分调动各方资源,面向全区发出《消费帮扶倡议书》,鼓励倡导辖区机关事业单位、爱心企业、爱心人士,通过优先采购、预留采购份额等方式,采购对口地区农副产品,多方联动促进对口地区农副产品销售,形成消费帮扶“大合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工作高质量发展。

产业富农

捐资助农筑牢乡村振兴之基

走进广西凌云县伶站瑶族乡怀甲“帮扶车间”,厂房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在各条生产线上。这些年,在对口帮扶过程中,注重打造被帮扶地区的“造血”能力,通过对口帮扶资金的支持,投资建设泗城镇腰马村云农场黑木耳种植基地、凌云县加尤镇磨贤村蚕丝加工车间、凌云县绿色高端家居产业园等项目,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奏响强村富民幸福乐章。

广西凌云县伶站瑶族乡怀甲“帮扶车间”。

作为粤桂合作(盐田-凌云)帮扶重点项目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载体,“帮扶车间”自投产以来,发挥联农带农机制,吸纳移民安置点以及周边劳动力到车间务工,帮助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目前,厂区共有固定职工约6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0人,工人月均工资在4000元以上,务工劳动力人均年增收达5万元,有效化解了当地脱贫劳动力“走不出去”的困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两不误。

帮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解决当地群众的实际困难,提升当地群众的幸福感。在粤桂协作结对机制下,盐田区先后参与援建弄福村幼儿园、陶化村幼儿园,帮助8所村小安装宿舍太阳能热水系统,捐赠了一批特教学校学生娱乐设施、智能教学一体机,用于改善当地教育条件。与此同时,先后推动洞新村等7个村亮化工程、油甲屯等村文化广场和群众舞台建设、平塘村公租房建设等项目,对后龙村等12个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帮助县“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特殊贫困户(涉及35个村)改善生活环境等,为凌云县美丽乡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盐田区向凌云县捐赠社会帮扶资金。

此外,盐田区还以对口帮扶项目为抓手,动员深圳市鹏广达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京基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易达成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佳兆业公益基金会等辖区企业,持续5年倾力倾情帮扶凌云县,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健康和特困救助等方面,为脱贫户持续稳定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