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12月25日讯(记者 陈琳君)何少虹是盐田区海山街道田东社区的一名平安志愿者。在学习践行“光明模式”、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工作中,何少虹的足迹几乎走遍了所辖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成功化解了包括漏水纠纷、噪音纠纷、家庭婚姻纠纷、工伤赔偿纠纷、物业纠纷在内的各类矛盾纠纷75起,协助其他志愿者调解纠纷3起。
“上岗”一年来,经何少虹排查走访和化解的矛盾纠纷不在少数,但她参与调解的初心未变、热情不减,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她始终发挥“领头雁”作用,使得绝大多数诉求第一时间就能在家门口得到解决,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
乐于助人的好大姐
家事矛盾纠纷坚持电话微信或者登门拜访式跟进;与当事人面谈坚持倾听,直到当事人“吐完苦水”;邻里噪音纠纷记不得楼上楼下跑了多少个来回……在纠纷调解和跟进中,何少虹对当事人的电话和微信来者不拒,一个电话常常一聊就是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为适应当事人时间,参与双休日的纠纷调解的常事儿,上午的纠纷调解有时甚至延续至下午两三点以后,节假日参与矛盾化解和假期值班也从无怨言。
工作微信群里,每次有临时工作安排,何少虹都是第一个响应参与,节假日里,24小时开机已成为她的工作常态,也正是这种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热情为民的工作精神,不少辖区居民都亲切地称她为“何姐”。何少虹说,一声“何姐”听似平常,但无形中却拉近了志愿者与纠纷当事人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化解当事人的防范情绪,达成调解的最终目的。
止讼息争的尖刀兵
排查走访、化解矛盾纠纷,热心和耐心是必备“技能”。怀有一腔热情和耐心,才能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止讼息争的目的。无论是员工遇到劳资纠纷,物管处有调解需求,还是吵得近乎“白热化”的家庭婚姻纠纷,甚至是由公安机关调解的棘手民事纠纷,只要有一线可能,何少虹都坚持通过调解达到和解目的,以此避免矛盾升级对双方的伤害。
一年来,何少虹主持调解了多起类似纠纷,多次把几近升级的矛盾纠纷拉回到人民调解的轨道上来,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止讼息争的含义。在海山居加装电梯纠纷事件调解过程中,支持方业主和反对方业主因身体接触造成一方轻伤,为了平和解决这起纠纷,达到止讼息争的目的,在近一个月时间内,何少虹数次往返于纠纷双方当事人家中,多次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协调,通过反复讲情讲理讲法,终于使得双方当事人达成经济赔偿、出具谅解协议书意见,有效避免了纠纷升级问题。
敢啃硬骨头的急先锋
对于调解矛盾纠纷,何少虹有一种敢于直面问题的闯劲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正是这种“永不言败”地拼劲,多起看似无解或者通过诉讼解决问题的纠纷,在她的调解下由“山穷水尽”转为“柳暗花明”,何少虹开始获得越来越多百姓的认可和称赞。
在一起婚姻家庭纠纷调解过程中,男方有惯性家暴行为,女方因顾及子女感受而因而忍辱持家。但今年4月,女方在历经家暴后,决定提起诉讼离婚。在前期几次跟进调解无果后,何少虹坚持通过电话和微信与双方沟通,并多次上门做男方的思想工作,提醒其家暴行为产生的法律风险。男方最终主动承认错误,获得女方原谅,一家人重归于好。在调解鹏湾一村拖欠房租纠纷过程中,在多次调换调解人员无果情况下,海山街道“平安海山”项目组指派何少虹专门负责该案调解,经过十几天不间断的跟进,何少虹运用情理交融、多管齐下,最终说服租客同意搬离承租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