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纳入保障房 让“住得起”更有保障

发布时间:2018-09-11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邓雪婷

事实上,城中村的改造升级,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拉高租金和生活成本,对低收入群体的生存空间形成挤压。此种情况下,只有纳入住房保障体系才可能破解。

■深圳特区报首席评论员姚龙华

“广大非深户人员为深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能否将他们也纳入住房保障范围?”今年市两会期间,十多名人大代表联合提交的此项建议,最近有了回音。市住建局在建议答复中表示,城中村综合整治后,可统筹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定向分配给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更多非深户务工人员将可申请保障房。

正因城中村的存在,深圳的城市中心区域得以保留生活空间的多样性,为初来乍到者和低收入群体提供了第一落脚点,使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融入城市,为新市民“本地化”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当前,城中村像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容器,庇护着占全市实际管理人口半数以上的人们。

夹杂分布的城中村,如同自然环境中的湿地,调节着城市生态。城中村相对较低的租金和生活成本,一定程度上平抑了深圳高企的房价对人才造成的冲击。

在面临“无地可用”困境的深圳,城市化浪潮涌向城中村,成了一种无奈但必然的选择。去年10月,深圳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引导城中村通过综合整治开展规模化租赁,同时计划推进100万套城中村存量房屋开展规模化租赁业务,以期解决目前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城中村租赁秩序混乱、安全隐患严重、权益保障不足、供给效率不高、公共服务滞后的问题。

在城中村综合整治中,市场的力量不容小觑。眼下,一大批开发商和运营商开始进军城中村,将城中村内村民自建房或村集体自有物业进行统一租赁、专业化改造和规模化运营管理。政府一直想解决而尚未解决好的城中村诸多问题,被市场的“无形之手”推进了不少。

但市场化运作是要图回报的。事实上,长租公寓开发商和运营商在城中村“抢楼”,凭着焕然一新的装修、潮流时尚的家具、超前的社交概念推动租金水涨船高,甚至带动城中村生活成本和周边租金整体攀升,引发了不少租客的焦虑。如果不能平衡好企业、业主、租客之间的利益,避免过度消费城中村,尽可能维持低成本的时间窗,那么对深圳的人才引进和营商环境建设将十分不利,甚至影响城市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基础。

城中村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循环生态系统,短期内社会资本的大规模介入,会导致生态失衡。在大部分城中村租客眼中,租金是综合考虑的第一要素,在城中村能享受到低成本的生活就是一种保障。城中村改造升级导致租金上涨是一种市场行为,但其给租客带来的生存压力却又不止于单纯的市场影响。政府的介入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健全租金价格发布和管理制度,加强城中村住房改造后统一租赁的指导和监管,引导企业改造为产品丰富、层次多样、价格低廉的租赁房源,防止城中村房源规模化改造运营后带动片区租金投机性上涨,降低对价格敏感群体的冲击,很有必要。但至于具体如何操作,以及“度”的拿捏,对政府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进一步说,即使政府调控和引导到位,也不可能把租金锁死,让企业做赔本生意。事实上,城中村的改造升级,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拉高租金和生活成本,对低收入群体的生存空间形成挤压。此种情况下,只有纳入住房保障体系才可能破解。

一个以包容著称的城市,应当要顾及所有生活于此的人。作为一个常住人口超过千万的大都市,深圳的户籍人口仅400万左右,比例严重倒挂。而深圳以往的住房保障范围为户籍住房困难家庭和非户籍住房困难人才家庭,未将量大面广的非户籍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探索将城中村纳入住房保障范围,且让更多的非深户外来务工人员申请,解决好住得起的问题,是深圳应有的姿态与担当。

值得注意的是,可纳入住房保障范围的是经过综合整治之后的城中村。也就是说,在保留城中村对流动人口巨大的容纳能力、良好的生活机能、较低的生活成本基础上,要搞好公共配套,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提升整体环境,使其成为安全有保障、租金可负担的稳定租住空间。

《城市的胜利》中有一句经典名言:“城市不等于建筑,城市等于居民。”将量大面广的城中村整治好、利用好,让更多来深圳追梦的人都住有所居、适得其所,我们的城市会因此变得更加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