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报评:小儿推拿“速成”亟须“退烧”

发布时间:2020-01-17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潘峰

近日,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依靠“不打针不吃药”“纯中医手法”作为宣传的小儿推拿行业遍地开花。行业火爆的背后,则是大量号称“三天速成”“零基础拿证”的培训机构,以及无数资质存疑的小儿推拿师。

我们不能否认小儿推拿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宣称其“不打针不吃药”就能治感冒发烧,就涉嫌伪科学了。更何况,倘若给孩子推拿的“推拿师”本身就是个速成班三天培训出来的江湖郎中,则不仅治不了病,反而可能会拖延甚至加重孩子的病情。这类“利字当前头,良心藏后头”的非法行医,不仅会害了孩子,也是在给传统中医招黑。奉劝各位家长,孩子生病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切忌“病急乱投医”。

——拾秋

目前小儿推拿行业乱象丛生,许多号称用小儿推拿来“调理”病症的人员,大多无医师资格证,实际上就是打着保健的旗号非法行医。究其原因,儿童保健市场需求大是客观现实,而保健行业缺乏有效监管才是要害所在。当前,有关方面对从事保健行业的人员并没有严格而明晰的资质考核和从业标准,更缺乏完善而系统的管理政策,导致保健行业鱼龙混杂,引发不少安全问题令人忧心。面对小儿推拿一类保健市场日趋火热的现状及丛生的乱象,监管部门要跟上脚步,积极填补相关法规空白,及时进行有力纠偏。

——杜若

小儿推拿行业的火爆,离不开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那些号称“三天速成”“零基础拿证”的培训机构,吸引了许多逐利心切的学员前来听课,其中不少人是奔着“拿证”来的。虽然能够做到有证书在手,但是靠仅仅3天时间学到的推拿技艺,显然不足以应对复杂的实际诊疗问题。培训机构把这样的小儿推拿师推向市场,让他们踏上“从医”之路,最终伤害的却广大不明真相的家长和无辜的孩子。规范小儿推拿市场,固然需要加强对此类推拿师的管理,但是对其背后的培训机构,需要付诸更多监管力量。

——春华

患儿家长应根据病情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而不能迷信所谓“推拿”奇效。由于推拿技术要求穴位精准、手法讲究,普通技师不可能通过短短3天的培训就获得正规的资格证。而简单的按摩,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反而可能会延误治疗。当前的生活保健类推拿进入门槛较低,但用推拿治疗儿童疾病的要求不能低。专业推拿技师必须取得相关部门颁发的按摩医师资格证,在规范的治疗方案下进行操作,并定期进行相关资质考核,决不能儿戏。

——子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