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评:教育有时不需要那么多“标准答案”

发布时间:2020-05-15来源:晶报编辑:潘峰

看到一篇报道,浙江萧山一位家长和语文老师为一个字吵了起来——该家长的孩子在萧山一所小学读书,语文考试有一道拼音填空题,孩子填的是“想象”,被老师打了一个叉。老师认为,“想像”才是正确答案。


这位老师很敬业,还在家长群里作出了详细解释。他说,“想象”和“想像”的纠缠不清,以1986年为分界线。1986年前是“想象”一统天下;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恢复了“像”字的使用,“想像”开始崛起。


但是,老师越解释,这位家长越疑惑。他找来了2005年商务印书馆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其中注明“想象”和“想像”两种写法都对。但和那位老师解释的恰恰相反,这版词典里“想象”是主词条,并注明“也作想像”。


这件事令我感慨的地方在于,即使权威的词典规定“想象”和“想像”两者可以通用,但在那位老师那里,仍然只能有一种标准答案。在这里我并没有批评该老师的意思,他也许只是遵循当地教育体系给出的某种标准。教育中“标准”力量的强大,由此可见一斑。


现实生活中,各种奇葩的、颠覆人们想像的考试题目,是一种坚硬、锐利而真实的存在。比如有人谈到,曾见到过这样的题目:“《水浒传》第102页的内容是什么?”——相信很多人会被这样的“神题”雷倒。《水浒传》有不同版本,字号大小会影响“102页”的内容;是否缩减版、纸张大小、有无插图等都会影响“102页”的内容,叫学生如何作答?再说,即便是统一版本,让学生知道“第102页内容”的意义又在哪里?


我借此想说的是,教育改革是个太大的题目,千头万绪,但我们总可以从一些可操作的小切口入手,起码,可以从一张试卷、一本教材开始,使之更好地与想像力、创造力相对接,引导人们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