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材生弑母案再引关注 一纸文凭承载不起生命之重

发布时间:2020-12-25来源:晶报编辑:邓雪婷

12月24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在福州中院开庭审理。这一消息迅速冲上热搜。

2016年2月14日,教师谢天琴死在家中,其儿子吴谢宇有重大作案嫌疑。随后吴谢宇消失3年,于2019年4月21日在重庆机场被抓。“北大高材生弑母案”引爆了网络。

吴谢宇将面临什么样的惩罚,这是一个法律问题,相信法律很快会做出公正判决。我们更关心的是这背后的悲剧根源:为什么一个北大的高材生会走到这一步?是什么让一名有着大好前程的学子蜕变成了“恶魔”式的人物?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上述种种设问,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心理健康层面的话题——弑母行为击穿了最基本的人类伦理底线,这是上苍对一个人最严厉的、与世俗法律无关的惩罚。只有心理在那一刻极端扭曲变异,才可能催生这样的人伦悲剧。

我们无从得知那位可怜母亲临死前的心境,人生最深的绝望,恐怕莫过于此。她应该万万没有想到,终结自己生命的,会是那个来自体内、自己视若生命的人。从相关报道看,丈夫因病去世后,作为一个单亲妈妈,她与孩子相依为命,她的含辛茹苦,她的忍辱负重,她的委屈心酸都沉沉地压在了吴谢宇的身上。吴谢宇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考上了北大,但随之而来的是母亲更大的期望。

一个是人格的不断成长,一个是控制欲的不断加强,这两者之间到达顶峰之后,他们之间看不见的裂缝由此变得难以弥合。母亲根本没有察觉到,孩子优秀的成绩背后隐藏着一个已经变异的心灵。有心理学专家分析称这是控制欲家庭导致的人格障碍。

事实上,这也是不少为人父母者的写照,他们对孩子的关注点永远集中在考试、分数、升学、排名等等之上,所谓的教育焦虑统统指向了这样的场景,而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和性格养成,对一个人有着何等的重要性。

需要深思的不只是父母,还应包括整个被功利性笼罩的教育。

2018年12月31日傍晚,湖南衡南县三塘镇发生一起人伦悲剧。13岁男孩小罗涉嫌因家庭琐事将父母锤杀,之后逃离,用父亲的身份证购票前往云南大理。2019年1月2日下午,衡南警方在大理将嫌疑人小罗抓获。

根据相关法律,由于小罗没满14岁,不用负刑事责任,也不能拘留或进少管所,所以被释放后的小罗面临有家难回、学校难归的难题,只好暂住宾馆,由监护人及相关多部门对其定点监护管理,学校则派老师到宾馆对其单独补课——这令人产生魔幻感,看看,一个人即使犯下了这样的人伦大罪,也千万不能耽误了他的功课,这是一种荒谬的教育图景。

说到底,它所折射出的是生命教育的缺失。无论是终结自己的生命还是别人的生命,无一例外反映出的是孩子们对于生命的极端漠视。孩子不能是考试机器或赚钱工具,而应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考试分数与一纸文凭并不能承担起生命之重。

再次进入公共视野的吴谢宇弑母案,以生命的代价再次提醒我们,真的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功课与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关注他们的内心。一个人的成长不只由分数来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人格与品格等才更为重要。生命教育,教育生命。我们须更多地引入生命教育理念,将其摆到更高的位置。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但生命教育可以让它变得坚韧与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