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努力向前走向前看

发布时间:2021-04-20来源:深圳晚报编辑:邓雪婷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这几天,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一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在网上引发热议。作者黄国平回顾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叩击了无数网友内心的柔软,让人热泪盈眶。

整篇《致谢》的言语很平实质朴,却激荡起网友心中一阵又一阵波澜。“读着读着眼泪就流下来了”,这不是一个读者的感受,而是一群人的情感共鸣。平静的笔触背后,是黄国平堪称苦难曲折的人生经历。尤为令人动容的是,面对生活的磨难和坎坷,黄国平没有自暴自弃,不抛弃、不放弃,“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进入高中后,学校免了全部学杂费,胡叔叔一家帮助解决了生活费。进入大学后,计算机终于成了我一生的事业与希望,胃溃疡和胃出血也终与我作别。”

能让人泪流满面的,从来都不是贫穷和苦难,而是其背后始终向前走向前看的坚韧和执着。生活的条件不能选择,但路是自己走出来的。黄国平迈出的每一步,都印刻着奋斗的足迹,闪烁着坚韧和执着的光辉。站在生活的大地上,我们能够切身感受《致谢》的字里行间,藏有多少的“不容易”。奋斗永远都不会没有意义,其本身就是一束光,这是我们对黄国平奋斗经历的共情以及对生活的至高礼赞。

感恩生活,感谢时代,致敬奋斗,这是博士学位的论文致谢,其实也是千千万万青年人努力拼搏、奋力前行的真实写照。“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黄国平们以他们的奋斗实践,为这句话作出了厚重而生动的注解。

“但因为有了这些点点滴滴,我已经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这是黄国平的时光积淀和生命体悟,也指向每个人心中的生活命题,折射着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奋斗是永恒不变的主题,穿越风风雨雨、创造美好生活的背后,必然是一份百折不挠的精神韧劲,一股直面风雨的生活豁达,一种锐不可当的向上力量。

泥泞留痕,每一处绝美胜景的看见,都源自我们再坚持一下的信念。诚如黄国平在回复网友中所说的,“祝愿大家努力终有所成”。愿每一个心怀美好,努力向前的人,都能被岁月温柔以待,这源于我们每一个人对生活的由衷热爱,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对彼此的真切祝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