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评:阻止高校招生骗局 预警只是第一步

发布时间:2021-07-09来源:晶报编辑:潘峰

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即将开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等待录取信息的紧张急切心理,设置“招生陷阱”诱骗考生和家长。为此教育部官网8日发布预警,只有高考成绩达到报考高校录取分数要求的,才会被高校录取,切勿存侥幸心理,勿信不实传言,明辨诈骗伎俩,避免上当受骗。

这样的预警很及时。

这些年来,高校招生骗局层出不穷。比如,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等方式,假冒高校招生人员、校领导亲戚等,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低分高录”“补录”等实施诈骗。

媒体曾曝光了这样一个案例:2020年5月30日,受害人陈某某在某网站上认识一名叫陆某超的男子,该男子称能帮助受害人的孩子录取到更好的学校。通过网上多次联系,陈某某相信了陆某超的谎言。之后,陈某某陆续向陆某超支付7.8万元,结果不但没有录取,反而人财两空。10月8日,民警将嫌疑人陆某超抓获。

还有一些不法分子或中介则故意混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区别,以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合作办学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部分办学机构打着学历教育的幌子,实际招收非学历教育学员。

媒体同样曝光了一个相关案例:谢某因儿子高考成绩不理想,通过关系找到刘某为其办理知名的×大学入学事宜。刘某表示通过第三方途径交纳48.5万元便可进入×大学商学院。开学后,刘某将×大学人力资源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录取通知书交给谢某,并称实际入读的是×大学商学院,通知书是学校怕影响不好做的幌子。谢某在刘某陪同下到×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向工作人员交纳学费等5.2万元,后发现就读的是短期培训班遂退学。

事实上,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远不止于此,更有甚者,有些学校只是“空中楼阁”,建个网站就开始招生。相关机构曾经发布了“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累计有400多所虚假大学榜上有名。这些“野鸡大学”大都有着高大上的校名,什么“北京工商管理大学”“北京现代经贸大学”“北京科技师范大学”等等,不一而足。

要防止这样的骗局得逞,就像教育部发出这份预警所提示的一样,需要家长提高防范意识,擦亮眼睛。其实,只要对某些所谓小道消息多打几个问号,相信高考以及高校录取的严肃性,诸如“花钱能买大学名额”之类的骗局就不会有市场。

预警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须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大打击和惩治力度。以“野鸡大学”为例,目前该领域已经形成了假大学、假文凭、假认证的一条龙“生态链”。由于虚假大学网站服务器很多在境外,为监管增加了难度。这也是“野鸡大学”屡打不绝的原因之一,有些被曝光多次,换个网络域名仍继续存在。因此,只有多部门联动,并畅通投诉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的综合治理以及强化全社会的监督,才能对不法分子形成打击合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